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1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3189568
残髓炎的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25日 《中国医学创新》2011年第12期
     【摘要】 目的 探讨残髓炎的临床特点、最佳治疗方案以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110例残髓炎患者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残髓炎患者前牙作根管充填、后牙作塑化治疗效果较好。结论 残髓炎以预防为主,尽量采用根管充填治疗或牙髓塑化治疗,加强责任心,提高技术操作水平,可减少残髓炎的发生。

    【关键词】 残髓炎; 根管充填治疗; 牙髓塑化治疗; 干髓治疗

    残髓炎是指经过治疗后的患牙,残留在根管内的牙髓发生炎症,是一种症状不典型的牙髓炎,多数是由原治疗致牙髓失活不全引起。现回顾性分析矿业公司职工医院口腔科2007年9月~2010年6月收治的110例残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10例患者中,男72例,女38例,年龄最小者18岁,最大者69岁。所有患牙均已作过牙髓治疗,其中干髓治疗75例,去髓术18例,不明者17例。症状表现为自发性疼痛52例,冷热刺激痛85例,咬合痛49例。残髓炎的发生距首次治疗时间最短者7 d,最长者3年余,大多数在3个月~1年内发病。

    1.2 临床检查 所有患牙去除原来的充填物后,均在根管的不同部位出现探痛。其中在根管口出现探痛者65例,根管中部探痛者28例,在根管下段探痛者17例。对一般热刺激敏感者21例,对一般热刺激敏感但对烫热的牙胶刺激敏感者48例。患牙扣痛阳性者48例,扣痛不适感36例。

    1.3 残髓炎的诊断依据 (1)有牙髓治疗病史。(2)有牙髓炎的症状表现。(3)强温度刺激患牙有迟缓性痛及叩诊疼痛。(4)探查根管有疼痛感觉。患牙牙冠有作为牙髓治疗的充填物,温度测试反应可为迟缓性疼痛或稍有感觉,叩诊轻度疼痛或不适感,去除充填物探查根管深部有感觉或疼痛。

    1.4 残髓炎的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采用重新失活或局麻下拔髓,待症状消失后,前牙作根管充填治疗,后牙作牙髓塑化治疗[1],同时配合安抚止痛、消炎等对症治疗。

    2 结果

    追踪观察半年以上,无自觉症状,检查无异常,功能良好算作成功。其中104例成功,成功率占95%,其余6例发展为慢性根尖周炎。

    3 讨论

    残髓炎虽然是牙髓炎的一种类型,但症状常不典型。自发性痛一般表现为隐痛或钝痛,绝大多数以冷热刺痛为主诉,采用一般冷热刺激常不敏感,但采用烫热的牙胶刺激有反应。这种主诉与检查不甚相符的现象是残髓炎的一个特点。多数患牙伴有咬合痛或咬合不适感,这是残髓炎的令一牙髓治疗后又出现自发性痛、冷热刺激痛和咬合痛时,应考虑残髓炎存在的可能,去除原充填物,用光滑髓针或扩大针插入根管口或根管内,有疼痛感即可确诊为残髓炎,这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本组病例全部得到证实。

    残髓炎多数是由原治疗致牙髓失活不全引起,如干髓剂存放过久,药效减弱或药物未放置在根管处,或药量放置过少,这些都可能造成根髓组织不能继续失活和干尸化[2]。或者由于在塑化治疗时,塑化液不能完全导入根管内,致使塑化液未能起到固化残髓的作用,同时也存在操作技术等方面的原因。残髓炎患者的主诉和检查不相符现象这一特点,主要是冠髓已被失活切除,残留的活髓组织多在根管口或近根尖的部位,一般的冷热刺激不易传到[3~5]。咬合痛或咬合不适感是残髓炎的另一特点,可能是炎症扩散已波及到根尖周围部所致。

    残髓炎为干髓术、牙髓塑化治疗等术后并发症,因此对曾做过牙髓治疗,而后又出现自发性痛、冷热刺激痛和咬合痛时,不论其距原治疗间隔的时间多长,在排除其他牙齿病损后,首先应考虑残髓炎存在的可能[6]。残髓在根管口附近者使用失活剂,残髓在根管中部或近根尖部,或者为单根管者,均应采用局麻下拔髓,并给予丁香油安抚,在拔髓时一定要把残髓拔除干净。待症状消失后重新做根管充填治疗或牙髓塑化治疗。前牙做根管治疗,后牙做牙髓塑化治疗,对明显扣痛和咬合痛者,同时还可以给予适当调颌,对缓冲症状可收到良好的效果[7]

    残髓炎以预防为主,预防残髓炎的有效措施是要严格掌握根管治疗和牙髓治疗的适应证,提高技术操作水平,加强责任心,如加强对干髓剂的保管,改进配方,注意有效期及应用剂量,尽量使用新鲜配制的干髓剂。拔髓尽量要彻底,塑化治疗时,塑化液要完全导入根管内。这些都是预防残髓炎的重要措施,同时要减少干髓治疗,尽量采用根管充填治疗或牙髓塑化治疗,从而挽救更多的患牙。

    参 考 文 献

    [1] 葛久禹,王铁梅.根管治疗学.第2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94-197.

    [2] 岳松龄.口腔内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198-199.

    [3] 樊明文.牙体牙髓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34-246.

    [4] 徐宗才.牙髓失活后冠根髓活力情况观察.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5,15(9):514.

    [5] 于世凤.口腔组织病理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20-124.

    [6] 邵磊.浅析残髓炎的诊断与临床病因分析.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1(6):102-104.

    [7] 许志远.100例磨牙残髓炎治疗分析.中国医学创新,2009,4(11):70.

    (收稿日期:2011-03-08)

    (本文编辑:陈丹云) (姚福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