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1年第19期
编号:13188283
中小学校园癔症患者的发病原因及护理对策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1年第19期
     作者单位:551400 贵州省清镇市中医院

    通讯作者:陈志丹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小学校园内师生癔症发病原因,研究心理护理对本病采取暗示治疗过程中的可行性。方法 对2005年1月~2009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2例中小学校园癔症患者进行暗示治疗结合个性化心理护理,并对其临床资料分类整理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2例癔症患者中,各阶段教师及学生癔症发病主要诱因均有不同。通过暗示治疗结合个性化心理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结论 青年教师及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令人担忧,对于该类患者需根据不同个体的心理特点,巧妙运用积极暗示,灵活运用心理护理方法,是治疗中小学校园癔症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中小学; 校园; 癔症; 发病原因; 护理对策; 探讨

    癔症又称歇斯底里,系由于明显的心理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或强烈的情绪体验、暗示或自我暗示等引起的一组病症[1]。临床以女性多见,大多发病突然,可出现感觉、运动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各种不同的临床症状,或短暂的精神异常。患者具有鲜明的情感色彩,检查不能发现相应器质性疾病,也无相应的病理解剖学改变,可反复发作,预后好。现将2005年1月~2009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2例中小学校园癔症患者的发病原因及护理对策探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2例患者中男4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2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