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1年第26期
编号:13187022
胆结石成因的理论研究现状与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9月1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1年第26期
     5 成核与结晶

    胆汁胆固醇结晶形成是胆固醇结石病发生的重要过程。Konikoff复习了对胆汁中胆固醇结晶过程的研究。胆汁胆固醇成核和生长形成结晶有几个过程。Carey等[16]认为,在模拟胆汁中,根据脂质成分的相对含量,有5核成核途径。这些途径主要表现在胆固醇沉积物的不同和出现顺序的不同。胆汁中胆固醇的结晶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磷脂酰胆碱的浓度、脂肪酸链的长度和饱和度、饱和碳链的部位、磷脂头部基团的种类以及胆汁酸盐的相对浓度和疏水性等。钙促进胆固醇结晶的形成,增加晶体量;钙结合蛋白APF抑制其作用。

    20世纪80年代早期认为蛋白质影响胆固醇结晶的形成。但是,到目前为止,所报道的结晶形成的影响因素不能解释含胆石胆汁和对照组胆汁结晶过程的差异。Groen认为胆汁中蛋白增加可能继发于胆固醇过饱和胆汁对胆道上皮的刺激。

    Soloway描述了胆固醇结石的成核和生长。大多数胆固醇结石有一个色素中心,但其中心仍然主要是胆固醇成分。胆石中心内,胆固醇晶体随机地聚集生长内部结构重建时,胆固醇晶体围绕中心呈放射状排列。脂质化的胆红素的钙盐弥散到胆固醇成分中,黏液糖蛋白的其它一些蛋白分子随之向内弥散,从外到内形成浓度梯度。沿色素中心周围的梯度,形成一圈圈的沉积。

    6 脂质运输、代谢与分泌

    近年来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6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