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1年第26期
编号:13187001
心脏介入诊疗患者的心理干预
http://www.100md.com 2011年9月1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1年第26期
     作者单位:628000 四川省广元市中心医院

    通讯作者:罗晓东

    【摘要】 目的 对该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总结,以取得最佳手术效果。方法 对患者实施术前、术中、术后心理干预。结果 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使该组患者顺利渡过手术难关。结论 改变患者心理状态和行为,能解除其对疾病的紧张、焦虑、悲观的情绪,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关键词】 心脏; 介入诊疗; 心理干预

    心脏介入手术是一项诊断及治疗心脏疾病的先进技术,患者痛苦小,治疗效果好,能避免开胸手术的创伤,与外科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安全、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目前介入治疗的优势,使得心脏介入诊疗技术近年来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目前已经与药物治疗、外科手术一样是治疗心脏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冠脉造影、右心导管检查、左心室造影、心内电生理等检查对怀疑冠心病的患者明确诊断以及为外科手术提供冠脉等大血管的情况。常用的治疗手段有经皮冠脉球囊成形术、冠脉支架植入术、射频消融术、临时及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先心病封堵术、肺动脉瓣及二尖瓣球囊扩张术,能成功地挽救患者,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手术的成功与否以及效果如何,除了医生的技术经验外,与护理人员的心理护理有着重要的关系。护士应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减轻患者的消极心理反应,使患者顺利渡过手术难关,使治疗达到最佳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 临床资料

    收集笔者所在科2010年4月~2011年4月心脏介入手术患者242例,男124例,女118例,年龄12~84岁,平均45岁。其中冠脉造影术151例,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30例,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20例,临时起搏器安置术25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15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01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