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2年第3期
编号:13183597
手术与少腹逐瘀汤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疗效对比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25日 林丽红 郭玉
第1页

    参见附件。

     1.2 子宫腺肌病的诊断标准 患者符合以下诊断标准可入选:(1)痛经渐进性加重。(2)经量渐进性增多,血清CA125升高。(3)B超或彩超见子宫均匀增大或子宫肌层回声不均,子宫前后壁弥漫且不对称增厚,或结节样增厚但无包膜,内膜线前移。CT或MRI诊断标准为:子宫内存在界线不清、信号强度低的病灶,T2加权影像可有高信号强度的病灶,内膜与肌层交界区增厚大于12 mm[2]。(4)经手术或腔镜手术证实患有子宫腺肌病者[3]。

    1.3 方法 手术治疗:局限性子宫腺肌症,在局部病灶表面沿H形切开浆肌层,挖除局部肌层病灶,创面用可吸收线间断缝合。弥漫性子宫腺肌症,自宫体前壁丁字形切开肌层,延至宫底达后壁,后壁切口呈倒丁字形,不穿透内膜,向两侧挖除大部分肌层,注意保护双侧宫角,创面用可吸收线间断缝合。若合并盆腔内异症病灶则将异位病灶一并去除。中药治疗:少腹逐瘀汤,每日一剂,水煎取汁400 ml,分早晚两次服用,经期不停药,连用3个月为1疗程。

    1.4 随访 治疗后随访3个月,内容包括:(1)治疗前后痛经程度变化及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程度,采用数字分级法(NRS)和疼痛强度评定评分法(PPI);(2)彩超检查;(3)血液实验室指标检测:雌激素(estradiol, E2)、孕激素(Progesterone, P)、泌乳素(PRL)、CA125(caner antigen 125)、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6-ketone-prostaglandin F1a, 6-K-PGF1a)。治疗前后均于卵泡期抽血检验。

    1.5 统计学处理 以SPSS 13.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进行统计描述。两组数据治疗前后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各组治疗前后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多时点重复测量数据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两组有效率和治愈率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比较 χ2检验结果:χ2=4.66,P<0.05,故认为手术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大于中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痛经程度变化情况比较 (1)治疗前两组NSR、PP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