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2年第3期
编号:13183649
甲状腺癌中FAK的表达及其意义(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25日 李展宇 周璇 林宇静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FAK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病理科2007~2011年有完整临床资料的甲状腺癌存档蜡块50例和15例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甲状腺癌和15例癌旁组织中FAK的表达水平。结果 FAK在甲状腺癌中阳性表达率为78.0%,在癌旁组织中表达率为20.0%,两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K的表达与是否有淋巴结的转移相关(P<0.05),与性别及病理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结论 FAK 在甲状腺癌中的过表达对肿瘤的发生、发展起了一定促进作用。

    【关键词】 甲状腺癌; FAK; 免疫组织化学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3.010

    粘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 FAK)是分子量为125 kDa的非受体型酪氨酸激酶,1992年由Schaller等发现,并被认为是内源性Src蛋白酪氨酸激酶主要底物[1]。FAK是整合素介导的信号传导通路的中心分子,被活化后可显著增强c-los和c-jun等原癌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演进、增殖,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和介导肿瘤细胞与胞外基质的粘附。因此,FAK在肿瘤细胞与细胞外基质成分粘附以及相关的信号传导通路中发挥重要作用,FAK的高表达可能是许多肿瘤获得侵袭、转移潜能的共同途径。FAK在许多肿瘤组织中表达增强,包括肺癌、喉的鳞状细胞癌、侵袭性结肠癌和乳腺癌、卵巢癌、转移性前列腺癌和恶性黑色素瘤等,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2,3]。

    有关FAK在甲状腺癌的表达目前报道少见,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和分析了甲状腺癌中FAK的表达,比较了FAK在甲状腺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强弱,以及FAK的表达与甲状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其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特点及意义,以期为甲状腺癌的发病及转移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