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2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2281237
两种胸腔穿刺抽液术治疗胸腔积液的对比(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4月5日 朱国辉 刘日光 何子永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对比穿刺针常规胸腔穿刺抽液术和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抽液术的疗效、安全性及费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科2006年8月-2011年8月行胸腔积液抽液术治疗的286例患者资料。按治疗方法分穿刺针常规胸腔穿刺抽液术(简称穿刺组)和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抽液术(简称导管组)。对比两组性别、年龄、胸腔积液原因、疗效、穿刺抽液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每次穿刺抽液术的费用。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基本一致。疗效上,导管组在胸水消退时间和症状缓解时间上比穿刺组短(P<0.05)。并发症发生率上,导管组的出血和气胸发生率比穿刺组低(P<0.05)。但导管组的导管堵塞发生率比穿刺组高(P=0.00)。导管组在每次抽液术的费用方面低于穿刺组(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抽液术治疗胸腔积液可以加速胸水消退和症状缓解时间,减少出血及气胸并发症,降低治疗费用。

    【关键词】胸腔积液;导管;胸膜腔穿刺术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0.006

    胸腔积液是呼吸科常见病及多发病,主要合并出现于肺炎、胸膜炎、肿瘤及心功能不全等疾病中[1]。中等量以上的胸腔积液在临床上可以出现压迫肺部致呼吸困难,加重病情。胸腔穿刺抽液不仅可以送检积液,有助于确定积液的性质和病因,同时早期、彻底的抽液还可以使受压的肺部扩张,改善呼吸功能,减轻中毒症状。目前临床上常用两种抽液方法,分别为穿刺针常规胸腔穿刺抽液术和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抽液术[2]。笔者所在科2008年以前主要使用穿刺针常规胸腔穿刺抽液术,2008年至今主要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抽液术。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上述两种治疗胸腔积液的方法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科2006年8月-2011年8月行胸腔积液抽液术治疗的患者,排除抽液术后1周内死亡患者,共入组286例。按治疗方法分为穿刺针常规胸腔穿刺抽液术(简称穿刺组)和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抽液术(简称导管组)。

    1.2胸腔穿刺抽液方法所有患者在抽液术前均行胸片、胸腔B超检查,确诊有中、大量胸腔积液,并按照穿刺体位、B超定位穿刺点及穿刺深度。所有患者穿刺前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1穿刺针常规胸腔穿刺抽液术常规消毒铺巾,局麻成功后,取胸腔穿刺针沿穿刺点肋骨上缘进针,回抽见液体后,一人固定穿刺针,另一人取60 ml注射器抽液。第一次抽液量不超过600 ml,以后每1~2天抽液一次,每次抽液量一般在600~1000 ml。

    1.2.2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抽液术所有患者均使用一次性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艾贝尔牌,佛山南海百合生产,规格16 G×20 cm)。操作步骤:常规碘伏消毒穿刺点周围皮肤,铺无菌洞巾,局麻后沿穿刺点肋骨上缘行胸腔穿刺,回抽有液体后,经穿刺针芯将导丝导入胸膜腔后拔除穿刺针,将中心静脉导管套入导丝,在导丝引导下置入胸腔7~10 cm,退出导丝,检查引流通畅后封上肝素帽。盖上无菌敷料,3 M胶布固定导管。每次抽液前,拔除肝素帽后碘伏消毒,使用60 ml注射器抽液,第一次抽液量不超过600 ml,以后每天抽液一次,每次抽液量一般为600~1000 ml。经B超或X线检查明确胸腔积液消失时拔除导管。

    1.3观察项目观察两组性别、年龄、胸腔积液原因、疗效、穿刺抽液并发症(胸膜反应、肺水肿、出血、气胸、胸腔感染等)发生情况和每次穿刺抽液术的费用。同时还需观察,胸水消退时间(经B超或X线检查证实)、胸水相关性症状如呼吸困难、咳嗽、胸痛等的缓解时间(简称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结果比较使用t检验;率的结果比较使用 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基线资料基本一致。详见表1。

    2.2治疗效果、并发症及费用情况疗效上,导管组在胸水消退时间和症状缓解时间上比穿刺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导管组的出血和气胸发生率比穿刺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导管组的导管堵塞发生率比穿刺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组在每次抽液术的费用方面低于穿刺组,详见表2。

    3讨论

    胸腔积液的治疗上,原发病的治疗是至关重要的。但积极减少胸腔积液量同样有着积极的作用,其意义在于可缓解患者胸闷、气促、咳嗽等症状,且有学者在新生儿中观察到,随着积液内纤维蛋白数量的减少,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胸膜粘连的发生[3]。以往减少胸腔积液的方法以使用穿刺针胸腔穿刺抽液为主,该方法的优点是使用的材料简单,操作容易。但其缺点亦较多,主要有:(1)需两人操作;(2)进针时及进针后易受咳嗽、呼吸及体位移动等影响,有可能出现肺损伤而导致出血、气胸等[4];(3)抽液需反复多次进行,每次穿刺均给患者带来痛苦;(4)反复穿刺增加创伤感染的机会[5]。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有学者尝试使用小口径导管引流来治疗胸腔积液。2003年,英国胸科协会在“恶性胸水”的治疗指南上,建议使用小口径的引流管替代传统的胸腔穿刺抽液或使用大口径胸管行胸腔引流的治疗[6]。临床上,越来越多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来治疗胸腔积液。中心静脉导管采用先进的医用材料制成,对组织刺激性小,其材质在人体内受热后变得更柔软,用其作引流管创伤小,患者易于接受。另外,中心静脉导管组织相容性及顺应性好,可长期滞留[7]。近几年,中心静脉导管在国内已被应用于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腹腔积液、胰腺假性囊肿、肝脓肿等疾病的治疗[8]。

    本研究发现,在两组基线资料基本相同情况下,导管组胸水消退时间和症状缓解时间比穿刺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住院天数虽然亦比穿刺组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国内的文献报道并不一致[9]。其原因可能有二:(1)笔者所在科为老年病科,本研究入组人群以老年患者为主,其住院时间较长;(2)本组人群中胸腔积液的原因并非以结核性为主,其病因复杂性亦导致住院时间的延长。并发症发生率上,导管组在出血和气胸发生率比穿刺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国内的文献报道一致[9]。但导管组的导管堵塞发生率比穿刺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堵塞是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抽液术特有的并发症。出现时可试用空针抽吸,或用生理盐水加肝素或尿激酶冲管[10],或直接用消毒的导丝疏通。

    通过本研究,在治疗胸腔积液上,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抽液术的优点主要有:(1)操作简单,单人操作即可完成;(2)导管组织相容性好,一次穿刺成功后可长期留置反复使用,减轻患者痛苦;(3)可每日抽液,加速胸水消退和症状好转时间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525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