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2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2281246
小儿手足口病276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4月5日 李德辉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为诊治小儿手足口病提供有效的临床依据,寻求早期识别重症小儿手足口病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27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一般病例列为对照组219例,重症病例列为观察组57例,比较两组患儿的各项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在高烧超过3 d、四肢无力、烦躁嗜睡、呕吐、惊厥等方面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心率、白细胞、超敏C反应蛋白、心肌酶、转氨酶、心电图、肺片等方面异常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早发现、及时治疗、预防并发症是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有效方法,提高小儿免疫力,加强对疾病的认识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临床分析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0.015

    当前小儿手足口病是我国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小儿手足口病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发手、足、口等多个部位的不良反应,出现皮疹,严重时还会危害患儿心、脑、肺等重要器官,甚至危及生命[2]。对于小儿手足口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3]。为了给诊治小儿手足口病提供有效的临床依据,寻求早期识别重症小儿手足口病的方法,笔者对276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小儿手足口病患儿276例,年龄为4个月~5岁,平均为(2.74±1.46)岁,其中男145例,女131例,病程为5~28 d,平均为(10.7±6.3)d。所有患儿均符合卫生部2008年制定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诊断标准[4]。入院时患儿症状均为手、足、口部位出现不同程度的红色斑疹,数量由数个至几十个不等,逐渐发展为红晕性丘疹,疹中央带有透明小泡。重症患儿诊断依据:(1)高烧持续不退。(2)呼吸和心率明显加快。(3)呕吐、精神差、肌肉无力、抽搐或痉挛。(4)出冷汗,且末梢循环差。(5)血压变化明显异常。(6)外周血白细胞明显增加。(7)出现高血糖症状。将所有患儿进行分组,一般病例列为对照组219例,重症病例列为观察组57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平均年龄、体重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所有患儿行血常规、超敏C反应蛋白、肝肾功能、心肌酶谱、心电图和CR检查,重症病例行血气、电解质、凝血功能、脑脊液检查。一般病例给予利巴韦林和维生素C治疗,合并细菌感染的患儿同时使用抗生素治疗。重症病例额外给予人血丙球蛋白静滴,适当使用激素配合治疗。所有患儿在治疗过程中,无一死亡。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统计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比较结果显示,见表1。观察组在高烧超过3 d、四肢无力、烦躁嗜睡、呕吐、惊厥等方面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比较比较例(%)

    组别临床症状

    皮疹高烧超过3 d四肢

    无力烦躁

    嗜睡呕吐惊厥

    对照组(n=219)219(100.0)52(23.7)11(5.0)27(12.318(8.2)26(11.9)

    观察组(n=57)57(100.0)46(80.7)7(12.3)24(42.1)13(22.8)29(50.9)

    字2值64.0743.90826.6219.65343.124

    P值0.0000.0480.0000.0020.000

    2.2两组患儿临床指标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指标比较结果显示,见表2。观察组在心率、白细胞、超敏C反应蛋白、心肌酶、转氨酶、心电图、肺片等方面异常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小儿手足口病每年的春夏为高发期,5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极高[5]。小儿手足口病的致病菌主要为肠道病菌、柯萨奇病毒、埃柯病毒等[6]。这类病毒存在多种变型,引发的临床症状略有区别。柯萨奇病毒一般潜伏期为3~5 d,主要为体热、皮肤疱疹、咽喉肿痛等症状。EV71病毒引发的临床症状较严重,多数患儿常伴有无菌性脑膜炎、迟缓性瘫痪、病毒性心肌炎等,如不及时诊治,致死率较高。小儿手足口病多数患儿症状较轻,通常认为是一种自限性疾病[7]。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缺乏特异高效的抗病毒药物,当前治疗主要采取对症治疗为主[8]。患儿需要多卧床休息,对于呕吐腹泻者要多喝水,保持体内电解质平衡,对于惊厥和肌痛的患儿要使用一些镇静药物和止痛药,减少患儿的疼痛。一旦遇到心力衰竭的患儿,需要对其进行快速黄化、供氧、利尿等积极抢救治疗。心理上,医护人员多与患儿进行沟通,对其进行安抚,使其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

    本次研究也表明,观察组在高烧超过3 d、四肢无力、烦躁嗜睡、呕吐、惊厥等方面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心率、白细胞、超敏C反应蛋白、心肌酶、转氨酶、心电图、肺片等方面异常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重症患儿的病情较严重,其治疗时间较一般患儿长,且出现的并发症较严重,增加了治疗的难度。由于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病,传播途径主要为呼吸道,被污染的物品经过接触后也可感染病毒,需要对学龄前儿童进行必要的科普教育。在对患儿加强科普教育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其积极锻炼身体、健康饮食、保持卫生、定期体检等良好习惯,可以有效预防小儿手足口病的发生。

    综上所述,及早发现、及时治疗、预防并发症是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有效方法,提高小儿免疫力,加强对疾病的认识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周莉.小儿手足口病300例临床分析[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1,9(3):325-326.

    [2]王晓华.小儿手足口病1698例[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284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