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2年第19期
编号:1227699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vWF、AT-Ⅲ、Fbg、D-Dimer改变的临床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7月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2年第19期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凝血和纤溶功能的改变和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研究组和健康对照组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抗凝血酶(AT-Ⅲ)、纤维蛋白(Fbg)、D-二聚体(D-Dimer)。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vWF显著升高(P<0.01),AT-Ⅲ显著下降(P<0.01),Fbg、D-Dimer显著升高(P<0.01)。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凝血系统被激活,血液呈高凝、持续的微小血栓状态,合并继发纤溶亢进,与其病情进展密切相关。在治疗过程中,应纠正体内缺氧、血液高凝和继发纤溶状态,减少并发症,缓解病情,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凝血功能; 纤溶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9.02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一类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脏对吸入烟草烟雾等有害气体或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及生活质量。其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高。据有关研究显示,我国部分地区成年人群COPD患病率占40岁以上人群的8.2%[1],居我国疾病负担的首位。本研究通过对COPD患病研究组及健康对照组血浆凝血、纤溶系统相关指标的检测分析,探讨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及其相关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09年5月-2011年1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被诊断为COPD患者71例,设为研究组,其中男45例,女26例,年龄37~82岁,平均60.8岁,符合COPD诊疗指南诊断标准[1]。健康对照组68例,为本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人员,其中男43例,女25例,年龄40~81岁,平均61.3岁。所有研究对象均排除血液系统及其他可能引起的凝血、纤溶功能异常的疾病。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实验对象抽取3 ml静脉血,用0.109 mol/L枸椽酸钠按1:9抗凝,采血后30 min内,以3000 r/min离心15 min分离血浆,并于4 h内完成vWF、AT-Ⅲ、Fbg、D-Dimer检测;仪器采用法国STA Compact全自动凝血仪,及相应的配套试剂和质控品,其中vWF、D-Dimer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AT-Ⅲ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Fbg采用凝固法检测,具体操作严格按仪器、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3 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采用Minitab 15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方差分析后两均数比较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vWF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T-Ⅲ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bg、D-Dimer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3 讨论

    肺是富含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EC)的器官,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VEC)是连续被覆在全身血管内膜的一层细胞群,血管内皮是心血管内分泌“器官”,代谢十分活跃,功能极其复杂,VEC功能的改变可引起一系列的病理生理过程。在COPD发病过程中,各种有害慢性刺激物作用于肺部,使肺部出现异常炎症反应,可累及气道、肺实质和肺血管,反复的炎症反应使VEC受损和激活[1]。也有研究显示[2],COPD患者在血、尿、气道及呼出的气体中氧化应激的标记物增多,这说明其氧化过程增多,氧化应激在COPD的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氧化应激过程中产生的过量活性氧自由基可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vWF是由血管内皮细胞及骨骼巨核细胞合成和分泌,具有粘附功能和抗凝作用的一种多聚体糖蛋白,其中内皮细胞是血浆vWF合成的主要场所。vWF在血浆中与VIII因子结合,是因子VIII在循环中的载体。vWF有血小板膜糖蛋白Ib、IIb/IIIa肝素和胶原结合位点,是血小板粘附于受损血管壁不可缺少的蛋白。当内皮细胞损伤时,vWF释放增多,它首先与胶原蛋白结合,导致vWF变构,然后血小板糖蛋白与变构的vWF结合,引起血小板活化、粘附、聚集和血栓形成。vWF虽然不直接参与凝血过程,但其升高时表明已有血栓形成,因此血浆vWF水平可作为血管内皮功能受损的特异性标志物[3]。在本研究中,COPD患者血浆中vWF含量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表明COPD患者存在血管内皮细胞受损,vWF释放增多,以及内皮下胶原暴露,组织因子释放增多,内源凝血途径因此被激活,血管内形成广泛的微小血栓。

    机体内存在着功能对立的凝血系统和抗凝血系统,通过机体生理调节保持动态平衡,维持人体血液在血管中不断流动[4]。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 Ⅲ, AT-Ⅲ)主要由肝脏合成的肝素依赖性抗凝血酶蛋白,是血浆生理性抑制物中最重要的抗凝物质,占人体总抗凝能力的75%,AT-Ⅲ是凝血酶及因子XIIa、XIa、IXa、Xa等含丝氨酸的蛋白酶的抑制剂。它与凝血酶通过精氨酸-丝氨酸肽键相结合,形成AT-Ⅲ凝血酶复合物而使酶灭活,肝素可加速这一反应达千倍以上,AT-Ⅲ是保持机体血液流动状态的重要因素。AT-Ⅲ合成下降或消耗增多均可导致其活性降低,使凝血-抗凝血制约关系失衡,将增加患者血栓形成的风险,因此低活性水平的抗凝血酶可作为血栓性疾病高风险的预测指标。COPD患者伴有严重的肺部感染时可致肺呼吸面积明显减少,血液气体交换功能障碍,从而造成通气/血流比值失调、缺氧和CO2潴留,动静脉分流增加而引起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机体组织缺氧和高碳酸血症可引起肝脏功能损害[5]。在本研究中,研究组血浆AT-Ⅲ活性较健康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表明患者因肝脏功能受损导致抗凝血酶合成、释放减少;反复炎症及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致组织坏死,凝血系统被激活过程中伴随的大量凝血因子被激活而引起AT-Ⅲ消耗增加,使抗凝血酶的活性降低,将导致凝血-抗凝血制约关系失衡,将增加患者血栓形成的风险。, http://www.100md.com(梁胡贞 肖竻扬 范昭豪)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