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2年第28期 > 正文
编号:12309994
临床医学专业课间见习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索(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5日 耿强 徐家丽②等
第1页

    参见附件。

     2 结果

    笔者对两地、四个教学单位用同一份试卷考试的学生成绩进行了分析。详见表1。

    2.1 临床理论综合知识成绩在12个班中排第8名。12个班之间成绩无显著性差异。

    2.2 临床基本技能操作成绩第6名。各班临床基本技能操作成绩无显著差异。

    2.3 病历分析成绩第2名。教改班成绩明显高于其他几个班级。

    3 讨论

    3.1 改革见习模式、为临床实践打基础 医学毕业生的临床工作能力越来越受重视,有多所医学院校在探索寻找更好的临床医学的教学模式。如:中山大学的预见习[1]、分段式临床集中教学[2]、临床分段集中见习[3]、全程见习教学模式 [4]、“3+2”教学模式[5]等。

    本院教改班的主要特色在于:在完成常规理论教学同时,通过合理安排课间见习,使学生尽早接触临床,理论联系实际。同时增加临床基本技能培训。

    利用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医院学习生活的机会,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及效果,促进其重视临床实践,强化其对临床病例的感性认识。

    学生“早进病房”,通过书写病历,熟悉医院工作的一般规律,熟悉医生的工作,为临床实践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2 见习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发现的具体问题

    3.2.1 如何合理安排见习时间及内容。

    3.2.2 如何进一步提高课间见习的质量。从结果看,教改班学生除了病历分析能力比较突出,其他技能操作并不明显好于其他班级。

    3.2.3 如何进一步提高临床理论成绩。

    3.3 今后希望通过以下办法,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3.3.1 加强对带教老师的培训 规范临床见习的运作程序和各项操作方法,不断完善临床见习的内容、要求和方法。最好的培训方式就是到见习带教好的医院,观摩带教过程,亲身感受。

    要求教师在课前到病房选择典型病例,熟悉病情,做到带教时心中有数。见习时尽量引导学生参与,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平时注意收集典型病例的资料,供讨论用。带教工作熟练后,可根据临床现有病种灵活安排见习内容,常见病和多发病可反复见习,大纲外的病种也可见习。

    3.3.2 加强对带教老师的督导 有些带教老师对见习课不够重视,课前没有充分准备,甚至临时安排带教人员,严重影响带教质量。院、科两级都要加强督导,督促带教老师做好见习课准备工作,保质保量完成见习带教。

    3.3.3 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要让学生认识到见习课的重要性,树立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临床感兴趣,才能专心投入到见习中。

    督促学生做好见习课的准备工作。要求学生在见习课前一天与带教老师联系,提前到病房翻阅病历,了解第二天要见习的病种,有针对性地看书。而不是被动地等待灌输。

    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进行“角色扮演”模式的学习,互相扮演病人或医生进行对话交流,以更好地掌握疾病症状体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

    3.3.4 做好见习课总结,双向交流 学生见习课后结合病例看书,将想法反馈给带教老师。带教老师了解学生对疾病的掌握情况,利于改善带教过程、提高下次课的效果。

    3.3.5 重视病历及病程记录的书写 将学生书写的病历等内容改为活页形式,督促学生独立、自主、及时完成病历,避免相互抄袭现象,同时方便相关科室、带教老师能够及时修改。

    3.3.6 再增加学生接触临床的时间 本院星期六上午正常上班,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自由选择临床科室见习。

    3.3.7 增加临床技能室开放的时间,进一步规范临床基本技能操作 每学期开学时制定临床技能室开放的时间、项目、培训的内容和教师,使临床基本技能操作培训制度化、规范化和常规化。

    3.3.8 增加阶段考试,督促学生复习。

    总之,本院第一次承担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理论授课工作,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表明这样的教学形式的效果是值得肯定的。

    参考文献

    [1] 戴冽,吴毅梅,郑东辉.低年级医学生预见习实践及教学效果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7(8):74-75.

    [2] 黄棣华,陈亚岗,耿晓北.临床见习的教改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4(2):54-55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93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