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2年第30期 > 正文
编号:12318362
血小板升高与非小细胞肺癌远处转移关系探讨(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25日 郝媛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血小板升高与其发生远处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20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初诊时血小板计数为准,分为血小板升高组和不升高组,比较两组在初诊时及整个病程中观察到的远处转移在总样本中所占比率的差异。结果:在血小板升高组和不升高组,初诊时发生骨转移的情况分别是16例(30.8%)和18例(1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0.270,P=0.001),整个病程中骨转移的发生情况分别是27例(51.9%)和42例(2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10.604,P=0.001),而其他部位的转移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将血小板升高组分层,发现随着血小板计数的升高,病程中发生骨转移的几率增大。结论:血小板升高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发生骨转移的重要相关因素。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血小板升高; 远处转移; 骨转移

    自1872年Riess L首次报道了恶性肿瘤患者中存在血小板升高以来,血小板升高和恶性肿瘤间的相互关系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从上世纪90年代末,关于血小板升高和恶性实体瘤间的相关性文献逐渐增多,涉及肺癌、胃癌、大肠癌、胰腺癌、肾癌、卵巢癌、食管癌等[1—9]。据国外文献报道,约18%~60%的恶性实体瘤患者伴有血小板升高,其中原发性肺癌伴血小板增多的比率约为16%~32%。在本研究中,血小板升高比率为25.2%,与国外文献报道的16%~32%基本相符。肿瘤患者的血小板升高,将引起凝血异常,导致高凝状态,容易并发血栓,而血栓形成是癌细胞血行转移的先决条件[10]。因此Khorana等[11]学者认为,血小板升高将增加肿瘤血行转移的机会。本文即着眼于该观点,通过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血小板升高和发生远处转移的相关性,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更多的临床资料。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首次在笔者所在医院确诊的206例非小细胞肺癌,并排除引起血小板数量和功能改变的先天性或获得性疾病的影响,且近期未使用影响血小板的药物。年龄48~71岁,平均(56.3±9.8)岁。男139例,女67例,男:女=2.1:1。

    手术病理确诊33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65例,气管镜活检108例。腺癌164例,鳞癌42例。初诊时和整个病程中观察到的远处转移情况见表1。

    1.2 采血仪器及方法 在清晨、空腹、静卧条件下,取外周血2 ml,注入盛有0.1%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抗凝剂0.01 ml的试管中混匀,均在2 h内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测定。

    1.3 分组方法 按照初诊时(接受任何抗肿瘤治疗前)患者的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分为血小板升高组:PLT≥300×109/L,共52例(25.2%);血小板不升高组:PLT<300×109/L,共154例(74.8%)。将血小板升高组进一步分层:轻度升高组(300×109/L≤PLT<350×109/L)35例,中度升高组(350×109/L≤PLT<400×109/L)11例,重度升高组(PLT≥400×109/L)6例。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骨转移在血小板升高组和血小板不升高组间的发生率 在血小板升高组和不升高组,初诊时发生骨转移的情况分别是16例(30.8%)和18例(1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0.270,P=0.001),整个病程中骨转移的发生情况分别是27例(51.9%)和42例(2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0.604,P=0.001),而其他部位的转移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血小板升高的患者,发生骨转移的比率增高。见表2。

    2.2 分层后血小板升高和骨转移两者间的关系 初诊时发生骨转移的比率在血小板升高三组中较高(均≥28.6%),而在血小板不升高组较低(11.7%),检验后发现在初诊时组间各水平发生骨转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10.671,df=3,P=0.014,线形趋势字2=9.227,df=1,P=0.002)。见表3。在病程中,三个血小板升高组中发生骨转移的比率明显高于血小板不升高组,检验后发现各水平组间发生骨转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 13.644,df=3,P=0.003,线形趋势 字2=12.041,df=1,P=0.001)。见表4。

    3 讨论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不论是初诊时,还是病程中,血小板升高组的骨转移比率均显著高于血小板不升高组,两者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进一步分层还发现,在病程中,随着血小板计数的升高,骨转移发生率将随之升高,两者具有线性相关,与血小板不升高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血小板升高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发生骨转移的重要相关因素。

    骨转移是多种恶性肿瘤发生血道转移较常见的转移方式,特别是中轴骨(脊柱、骨盆等)及长骨近端,由于其血运丰富,含大量血窦,且血流方式多样,肿瘤细胞从血液中可以毫无阻碍地进入并滞留在骨髓组织中[12],因此是远处转移的好发部位,原发灶以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最为多见。目前肿瘤发生骨转移的生物学机制广泛为学术界承认的是1889年Paget等提出的种子—土壤学说[13],其中种子是肿瘤细胞,土壤是骨组织。种子从原发部位转移到骨组织土壤至少需要经过脱落、游走、趋化、黏附、转移后生长、血管形成、成瘤等步骤,而血小板在肺癌细胞骨转移的所有中间步骤中都起到了促进作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287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