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2年第33期 > 正文
编号:12316791
梅毒规范治疗后血清滴度变化的临床意义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25日 莫坤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了解梅毒患者在进行规范治疗后其血清滴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319例梅毒患者分为两组,其中306例患者使用苄星青霉素治疗,13例患者使用红霉素治疗,对319例经治疗后的梅毒患者进行随访,运用血清学TRUST和TPPA对其血清滴度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苄星青霉素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阴转45例(14.7%),GMT降为5.32;治疗后6个月阴转45例(14.37%),GMT降为4.12。红霉素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阴转2例(15.38%),GMT由14.37降到6.06,治疗后6个月阴转0例,GMT降到4.59。结论:采用苄星青霉素和红霉素治疗梅毒疗效较好,治疗前血清滴度越低,阴转时间越短,血清滴度越高,阴转时间越长。

    【关键词】 梅毒; 规范治疗; 血清滴度; 临床意义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33.018

    随着近几年性疾病的传播又呈现上升的趋势,曾经几乎绝迹的梅毒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很多地方把该病列为医学检查的必检项目[1]。为了观察梅毒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的效果,笔者所在医院选择了确诊为梅毒的319例患者进行定期随访。随访期间进行TRUST和TPPA跟踪检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所选的319例梅毒患者全部来自传播性感染门诊,男162例,女157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30.21±2.64)岁,病程为1个月~2年。根据患者的生活史,病史,临床表现,病原体以及血清学的检查而确诊。治疗方法主要是进行肌肉注射青霉素,1次/周,共注射3周;青霉素过敏的用红霉素代替,让患者口服,2 g/d,分为4次,连续服用15 d。

    1.2 方法 分别于治疗后的3个月和6个月进行复查,取患者血清行初筛实验-TRUST试验,试验阳性者进行血清滴度测试,同时还要做TPPA试验。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行 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在接受治疗后6个月的阴转情况 所选患者经过TRUST初筛和TPHA,有60例被确诊为梅毒,其中有30例一期梅毒,其TRUST滴度在0~1:16之间,治疗后6个月复查,有19例阴转,占63.33%;有30例为二期梅毒,其TRUST滴度0~1:64,治疗后6个月复查有17例阴转,占56.66%;259例隐性梅毒患者,其TRUST滴度1:2~1:256,治疗后6个月后复查,有30例阴转,占11.58%。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以及隐性梅毒患者在治疗后6个月其TRUST阴转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59.56,P<0.01)。见表1。

    表1 梅毒一、二期和隐性梅毒疗效 例(%)

    梅毒分期 阴性 阳性

    一、二期(n=60) 36(60.00) 24(40.00)

    隐性(n=259) 30(11.58) 229(88.42)

    合计(n=319) 66(20.69) 253(79.31)

    2.2 梅毒患者在治疗后6个月采用TRUST检测血清抗体滴度的变化情况 306例采用苄星青霉素治疗,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复查,经过TRUST初筛以及定量试验后的结果为:治疗3个月后阴转45例(14.7%),治疗后6个月阴转45例(14.37%),TRUST滴度从12.66分别降到5.32和4.12,见表2。

    2.3 13例隐性梅毒患者使用红霉素治疗,在治疗后的3、6个月复查,进行TRUST初筛以及定量试验,2例阴转(15.38%),血清滴度由14.37分别降到6.06和4.59,青霉素治疗组和红霉素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近年来梅毒患者比例增高的原因如下:(1)第一期梅毒和第二期梅毒的症状不明显,并且有隐伏的特点,在隐伏期间,患者常以为病好了而未及时治疗。(2)女性患者同时患有其他妇科疾病的容易掩盖梅毒的早期症状。(3)近年来的梅毒患者多发现在农村,其文化素质低,性伴侣较多,不清楚梅毒的症状,不知道自己的病程,更不清楚流行病史。因此应该加强对这类人群的检查、宣传、教育,使他们能得到尽早诊断和尽早治疗[2]。

    由表1可以看出,第一期梅毒和第二期梅毒在治疗后6个月的TRUST阴转率较高,为60%,但是隐性梅毒在治疗后6个月的TRUST阴转率比较低,为11.8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59.56,P<0.01)。其原因可能是第一期梅毒和第二期梅毒感染时间较短,治疗及时,但隐性梅毒的流行病史不清楚,感染时间较长,所以隐性梅毒患者的TRUST阴转率比较低。这说明梅毒感染时间的长短与治疗后TRUST阴转情况有一定关系。

    本次治疗的319例梅毒患者,其中306例患者是使用苄星青霉素治疗,其TRUST滴度均在0~1:256,GMT为12.66,分别在治疗3、6个月后复查进行TRUST初筛以及血清滴度检测,治疗后3个月阴转45例(14.7%),GMT降为5.32;治疗后6个月阴转45例(14.37%),GMT降为4.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6,P<0.01)。有13例使用红霉素进行治疗,其TRUST滴度均为1:2~1:64,GMT是14.37,治疗后3、6个月复查进行TRUST初筛和血清滴度检测,治疗后3个月阴转2例(15.38%),GMT由14.37降到6.06,治疗后6个月阴转0例,GMT降到4.5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7,P<0.01),这表明苄星青霉素和红霉素治疗梅毒有较好的疗效。由表2和表3治疗前后的滴度变化可以看出,治疗前的血清滴度越低,治疗后的TRUST阴转率就越高,梅毒的治愈率就越高。但个别病例在治疗后其血清滴度滴度反而升高,有可能与患者的免疫力有关。

    梅毒滴度是梅毒血清学检查血清中抗体的点子,滴度的高低反应了患者血清中抗体的多少。梅毒滴度是判断梅毒治疗疗效转归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早期梅毒在规范治疗3、6个月后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如果血清滴度下降,则抗梅毒治疗有效。如果规范治疗后,复查中血清滴度下降后又重新升高,则抗梅毒治疗失败[3-4]。梅毒滴度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关键是通过性交由破损处传染,梅毒滴度螺旋体大多存在于皮肤黏膜处,在唾液、乳汁、精液、尿液中也可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687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