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2年第33期 > 正文
编号:12316802
小剂量他巴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25日 汪伟峰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分析小剂量他巴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82例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采用丙基硫氧嘧啶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小剂量他巴唑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指标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治疗结束甲亢症状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小剂量他巴唑对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 小剂量他巴唑; 甲状腺功能亢进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33.029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在临床上被简称为“甲亢”,具体指实质甲状腺体本身所产生的甲状腺激素量超过额定限度而导致出现的甲状腺毒症。Graves’病是导致甲状腺亢进症发病的一个非常主要且常见的原因之一,约占全部甲状腺亢进患者总人数的80%以上[1]。本次研究中选取82例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病例,分析小剂量他巴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疗效,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抽样患者为2010年5月-2012年5月本院就诊的82例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19~58岁,平均32.8岁;患病时间20 d~7年,平均1.1年。治疗组男25例,女16例;年龄21~57岁,平均33.1岁;患病时间22 d~8年,平均1.4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口服丙基硫氧嘧啶,500 mg/次,1次/d;治疗组:口服他巴唑,15 mg/次,1次/d[2]。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治疗效果、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的改善幅度、不良反应、复发率情况进行对比。

    1.4 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甲状腺疼痛、肿大等临床症状表现已经彻底消失,体温和ESR水平、甲状腺功能都恢复至正常状态;有效:甲状腺疼痛、肿大等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体温、甲状腺功能也基本恢复正常状态,ESR水平明显降低但仍没有恢复至正常水平;无效:患者治疗后仍有发热、甲状腺疼痛、肿大等症状存在,ESR水平没有任何变化[3]。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治疗效果比较 例(%)

    组别 治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对照组(n=41) 14(34.1) 16(39.0) 11(26.9) 30(73.1)

    治疗组(n=41) 17(41.5) 21(51.2) 3(7.3) 38(92.7)

    2.2 两组甲状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甲状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比较(x±s)

    组别 时间 FT3(pmol/L) FT4(pmol/L) TSH(mU/L)

    对照组(n=41) 治疗前 34.62±14.28 78.46±28.41 0.06±0.01

    治疗后 17.36±4.83 30.74±9.46 1.74±0.08

    治疗组(n=41) 治疗前 33.86±13.27 79.03±30.26 0.05±0.03

    治疗后 7.32±2.94 18.32±3.18 2.31±1.06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病情再次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和复发率比较 例(%)

    组别 不良反应 复发率

    对照组(n=41) 10(24.4) 9(22.0)

    治疗组(n=41) 2(4.9) 2(4.9)

    3 讨论

    硫脲类抗甲状腺药物是临床上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进行治疗的一种基础药物,该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是对患者甲状腺中的碘的氧化和有机结合过程产生有效抑制作用,诱导甲状腺内出现碘缺乏,进而使甲状腺分泌物中的T3/T4的实际比值明显增加,该类药物仅仅能够对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过程产生抑制,但不会对机体对碘的吸收情况造成任何不良影响,也不会对已经合成的一些激素在患者机体内的释放过程产生影响[4]。硫脲类抗甲状腺药也可对患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机体出现免疫反应产生直接影响,该药物在临床上可以分为硫氧嘧啶类和咪唑类两种不同类型,目前临床实际工作中常用的是硫氧嘧啶类中的丙基硫氧嘧啶(PTU)和咪唑类中的他巴唑(MMI)两种药物[5]。选用丙基硫氧嘧啶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的主要原因是考虑其产生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且程度不是十分严重,同时又对脱碘酶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使周围组织中T4转变为T3的速度明显减慢;而选择他巴唑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则是考虑到该药对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过程在相对较长的时间内能够产生抑制作用,每日给药1次即可保证药效持续存在,且小剂量应用安全系数更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甲状腺功能指标的改善幅度更大,不良反应率和复发率更低[6]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835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