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2年第33期 > 正文
编号:12316747
德兴市15岁以上居民吸烟现况调查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25日 张子华 汪长生
第1页

    参见附件。

     2.10 吸烟者吸烟场所调查 177例吸烟者中,吸烟场所按频率排序,在家庭的会客厅吸烟的频率最高,计127例,占71.75%;影院、舞厅吸烟频率最低,计38例,占21.47%。其余场所依次为:工作场所107例,占60.45%;会议室68例,占38.42%;饭桌上66例,占37.29%;厕所65例,占36.72%;卧室43例,占24.29%,导致二手烟暴露范围广,受害者多。

    3 讨论

    3.1 通过本次调查,初步掌握本市市民吸烟的一些特征 一是本市15岁及以上居民吸烟行为以男性为主,与全国调查结果相同[3];二是吸烟对象以行政机关干部吸烟率最高,高达44.67%;三是吸烟年龄年轻化,烟龄长、烟量大,男性开始吸烟的平均年龄低于女性,提示男性吸烟者多自青少年时期就开始吸烟,所以控制青少年吸烟的工作至关重要,应降低青少年对烟草的易获性,减少环境不良因素对青少年的影响[4];开始吸烟年龄最小为15岁,15~20岁吸烟占27.16%,21~30岁吸烟占68.36%,烟龄在11年以上占总数75.14%,每天吸烟量11~40支占89.97%;四是吸烟原因,由于好奇或跟着长辈、同事无目的吸烟占49.15%,社交需要占33.90%,工作生活压力占16.95%,提示控烟宣传要从小抓起;五是吸烟者目前吸烟的主要场所以家庭客厅、工作场所、会议室、饭桌上、厕所、卧室、影院、歌舞厅为主,二手烟危害的主要对象是家庭的亲人、单位的同事,室内吸烟者较多,家庭与单位的控烟环境较为宽松,多数公共场所虽然有禁烟标识,但在公共场所吸烟者仍有相当高的比例,公共场所吸烟状况较严重,提示加强公共场所控烟工作的紧迫性[4-5];六是对吸烟的危害性认知率低,烟民对吸烟危害只有慢性气管炎、肺心病、肺癌3种病知晓率超过60%,对吸烟引发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病知晓率只有11.86%~35.59%;七是已患病或预防疾病是戒烟的主要原因[6],部分吸烟者因烟草引发疾病给自身带来的疾苦或为了子女健康而戒烟。上述特征为本市今后开展控烟宣传,制定控烟措施提供了依据。

    3.2 强化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提高烟民控烟意识 1990年3月本市在开展初级卫生保健期前调查时曾对农村居民吸烟情况进行过流行病学调查,共调查15岁以上居民2632人,农村居民吸烟率为18.99%;今年6-7月本市开展的市民吸烟情况第二次流行病学调查,农村居民吸烟率为28.65%,与22年前相比,农村居民吸烟率不仅没有下降,反而上升9.66%,其原因除受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外,这与市民没有认识到烟草危害健康的严重性,尤其是对吸烟致病具有滞后性,常在吸烟二、三十年后,吸烟归因死亡才达到高峰这一特征认识不足,加上国家未颁布严格的控烟法律法规,对吸烟危害健康的教育与健康促进未及时跟进有关,提示今后卫生部门应加大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力度,将吸烟和二手烟暴露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事实,吸烟者的平均寿命要比不吸烟者缩短10年等科学证据展示给广大市民,借以推动市民积极参与到控烟行动中,使尚未吸烟者拒绝吸烟,已吸烟者尽早戒烟。

    3.3 帮助吸烟者克服烟草依赖,积极参与控烟履约行动,加快控烟进程 吸烟有成瘾性,烟草依赖是造成吸烟者持续吸烟的重要原因。多项研究表明,长期吸烟者仅凭个人意志实现戒烟的比例只有3%~5%,绝大多数吸烟者抵挡不住戒烟造成的痛苦,最终又复吸[2]。吸烟者离不开烟草主要原因是人体对烟草中的尼古丁产生了依赖[7]。吸烟成瘾者每30~40 min就需要吸1支烟,以维持大脑尼古丁稳定水平,当戒烟时,大脑尼古丁达不到这一水平,吸烟者就会感到烦躁、不适、恶心、头痛,并渴望补充尼古丁,从而产生强烈的吸烟欲望,这种欲望往往会削弱甚至摧毁戒烟者的决心,使戒烟过程半途而废,有始无终。可见,克服烟草依赖,改变吸烟者吸烟行为是一项艰巨、漫长的系统工程。吸烟者要想成功戒烟,必须充分认识到烟草依赖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持续进行[2]。

    近几年本市因烟草致病的高血压、冠心病、脑中卒患病率、致残率、致死率已急剧上升,2011年本市脑卒中患病率已高达258.61/10万,从本市今年市民吸烟现状调查推算,吸烟致病高峰将发生在2030年左右。消除吸烟危害是世界性趋势和历史性潮流,需要全社会各部门的全面协作,加强立法,针对不同的人群采用多样化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等控烟手段[8]。为此,建议市政府尽快修订本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管理办法,号召国家机关公务员、医务人员、教师要带头控烟,号召市民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大力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和公共场所单位在创建省级卫生城市活动中率先开展创建无烟单位活动,尽快降低本市居民吸烟率,控制吸烟对人体危害,促进市民健康。

    参考文献

    [1] Ezzati M, Lopez A D. Estimates of global mortality attributable to smoking in 2000[J]. Lancet,2003,362(9387):847-852.

    [2] 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R].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北京,2012,5.

    [3] 马冠生,孔灵芝,栾德春,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914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