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2年第33期 > 正文
编号:12316836
岷县“5.10”特大雹洪灾区饮用水污染状况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25日 常玉彪 姜茜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通过对灾区生活饮用水应急检测结果与往年农村生活饮用水检测结果对比分析,确定水质污染状况及潜在危害,为灾后重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急检测理化项目采用“水质理化快速检测箱”、“多参数水质分析仪”及“余氯总氯测定仪”选择几项重点指标进行检测,微生物指标采用GB/T5750.12-2006国标方法进行检测。结果:应急检测91份水样理化指标综合不合格31份,合格60份,综合合格率65.9%,微生物指标综合不合格78份,合格13份,综合合格率14.3%。结论:水质污染严重,以微生物污染为主。

    【关键词】 冰雹山洪; 灾害区; 生活饮用水; 污染状况; 农村生活饮用水; 煮沸; 净化消毒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33.064

    生活饮用水的合格与否将直接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人类80%的疾病与水有关,并且每年有12亿人因饮用被污染的水而患上多种疾病,还可引起多种介水传染病的流行,尤其是肠道传染病。本文通过对往年农村饮用水监测结果与灾区生活饮用水应急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来确定灾区水质污染状况,为灾后重建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灾后应急检测选择具有代表意义的pH值、色度、嗅和味、浑浊度、游离余氯、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耗氧量等项采用“水质理化快速检测箱”进行检测,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采用国标GB/T5750.12-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检测。

    1.2 方法 2009-2011年农村生活饮用水理化及微生物均采用国标GB/T5750.12-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检测。取样方法:同一份样品按四份取样。(1)以洗涤洁净的聚乙烯塑料瓶取原水样2.5 L供色、嗅和味、pH值、浑浊度、氯化物、氟化物、硫酸盐、亚硝酸盐氮、总硬度、Cr6+测定。(2)以洗涤洁净的聚乙烯塑料瓶取原水样2 L,按每升加入0.8 ml分析纯浓硫酸并摇匀,供氨氮、硝酸盐氮、总砷测定。(3)以洗涤洁净的硬质玻璃瓶取原水样1 L,加入分析纯硝酸至pH值小于2,供总铁和锰测定。(4)以洗涤洁净并经高压灭菌的硬质玻璃瓶取原水样500 ml,供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测定。以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判定(表1)[1-2]。

    2 结果

    2.1 自2009-2011年笔者所在县农村生活饮用水监测数据显示,理化指标基本稳定,监测指标合格率均在90.0%以上;微生物指标细菌总数合格率由56.2%上升至88.2%;总大肠菌群合格率由18.8%上升为51.0%;大肠埃希氏菌合格率由62.5%上升为88.2%。见表2(pH值、氯化物、氟化物、硫酸盐、Cr6+、 Mn、Fe合格率均为100%)。

    2.2 “5.10”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灾后生活饮用水监测数据显示,理化指标除浑浊度合格率下降为76.9%外其他6项指标均在90.0%以上,基本稳定;微生物指标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合格率分别下降为57.2%、24.2%、44.0%;且综合合格率仅为14.3%。微生物指标与2011年相比, 字2值分别为14.64、10.48、26.58,均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别。见表3(理化指标全部合格者为理化综合合格,微生物指标全部合格者为微生物综合合格,其中有一项不合格即为综合不合格)。

    3 讨论

    3.1 地理概况 笔者所在县位于地球经度104度,纬度34度之处,青藏高原东侧甘南高原东麓与陇中黄土高原和陇南山地接壤区,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交界处,平均海拔2600米,相对高差在400~1000米左右,面积3533平方千米。全县山地占88.8%,属沉积、残积及薄层风积黄土覆盖、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高原山地地貌。气候为大陆性气团和副热带暖湿气团的交替带内,常年暴雨频发,为典型高寒阴湿气候。

    3.2 水源分布 笔者所在县农村以农业为主,兼有部分畜牧业,无工业企业分布,所以无工业废水污染。人口居住以村社散居,水源以井水、泉水和小溪水为主,兼有部分设施简陋的小型集中式供水工程,无净化消毒措施,仍属分散式供水。

    3.3 存在问题及建议 近年来由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笔者所在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状况逐年提升,但是,此次灾害造成水源严重污染,难以进行集中消毒和净化处理,在短期内给当地村民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65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