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2年第35期
编号:12336044
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1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2年第35期
     【摘要】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原因,探讨安全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重要性,避免安全隐患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回顾2011年本院 3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对不良事件的分类及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老年冠心病患者常见护理不良事件分别是药物不良反应、跌倒、管路滑脱。主要原因是沟通不良与评估不足。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安全护理是保证患者安全,减少不安全事件发生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 冠心病; 老年; 安全隐患; 对策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心内科老年患者所占比例逐年上升,而冠心病的突发性、多发性、猝死率高的特点使老年住院患者成为医院风险管理的高危人群。针对这一情况,着重分析住院期间的安全隐患,寻求规避化解风险的策略,从而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1 临床资料

    2011年1-12月本院心内科共收治老年冠心病患者225例,男126例(56%),女99例(44%)。年龄61~92岁,平均75.3岁。职业:干部35例,工人29例,农民161例。本组患者中同时患有高血压病113例,糖尿病61例,脑血管疾病52例。同时有三种疾病的有13例,两种疾病的有73例,一种疾病的有139例。

    2 结果

    2011年本院心内科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共38例,包括药物不良反应19例,占50%,管路滑脱12例,占31%,跌倒3例,占7%,护患纠纷3例,占7%,坠床1例,占2%。护理不良事件主要原因:评估不足、沟通不良、疾病因素、违医行为及环境因素等。

    3 安全隐患及原因分析

    3.1 跌倒 常见原因:评估不良为主要因素。(1)内在原因:平衡功能失调,虚弱,眩晕,环境中障碍物而致意外,意识混乱,视力障碍,心悸,体位时低血压。(2)外在原因:室内灯光昏暗或阳光过于刺眼,浴室和楼梯缺少扶手,地面潮湿打滑,对医院环境不熟悉[1]。

    3.2 药物不良反应 心内科中冠心病患者常同时患糖尿病、高血压病及脑血管疾病,并同时接受多种药物治疗,常见不良反应有:体位性低血压、皮下出血、胃肠道反应等。

    3.3 护患沟通不到位 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主要包括: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心理护理、生活方式及康复计划[2]。责任护士配备不足,护士工作量大,缺乏足够的时间与患者沟通[3]。

    3.4 患者遵医行为差 患者因长期服药,自认为久病成良医,私自停药或加减量。老年患者多因自行调节输液滴速而致胸闷不适等。

    3.5 管路滑脱 基础护理不到位,没有做到严格交接班致使护理质量滑坡。同时夜班护士工作时间长,未按分级护理制度巡视有病房。护理安全隐患由此滋生。

    4 护理对策

    4.1 评估跌倒高危人群,加强环境管理:对新入院患者评估跌倒高危因素(1)年龄≥70岁;(2)有跌倒史;(3)伴有脑血管病史;(4)有睡眠不良服用镇静药史;(5)视力有障碍或关节活动受限。根据评估结果对高危人群要求护士重点看护,严格交接班,并要求家属配合,保障安全。同时病室内地板保持干燥、平坦,浴室内置防滑垫。走廊、浴室、便池附近安置扶手。针对老年患者夜间起床多的特点,保留地灯,加强夜班护士巡视。活动不便的患者建议家属陪伴。

    4.2 加强药物护理 冠心病患者常用药物有血管扩张药物、强心药、抗凝药、抗心律失常药及安眠药等。针对每个患者的用药情况使其掌握所用药物的不良反应并指导处理方法。

    4.3 根据老年人心理特点开展灵活多变的健康教育 冠心病患者的病程长,老年患者心理上突出表现为无价值感和孤独感,要求被重视、受尊敬。给老年患者以尊重与关爱,耐心、积极地做好心理指导。与老年患者建立伙伴关系,促进主观能动性,充分考虑其文化程度、性格、接受能力及行为习惯。设计并实施护理安全干预措施,重视自我功效与自护行为的促进作用,从而提高护理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4.4 减少违医行为 违医行为是指在治疗护理过程中,由于患者不遵医嘱而造成的安全问题。护理安全措施的执行,取决于医患双方的配合。在工作中,护理人员要将各项告知制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患者、家属及陪护进行讲解,进行反复有效的安全措施防范宣教,取得认可与谅解,得到患者支持,配合医疗与护理,从而减少纠纷。

    4.5 完善风险管理机制,有研究证明,当工作超负荷时,年轻护士普遍存在着处理问题综合能力不强的现象,且此因素对护理安全的影响越来越显著[4]。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风险意识:完善各项工作流程,针对心脏患者病情变化大、夜间护理人员少等特点,采取护理人员夜班双人制,严格夜班护理巡视制度。对于急危重患者采取护理骨干担任责任护士。对重点环节:患者交接、患者正确识别、药品管理、管道管理、压疮预防、医护衔接;重点时段:夜班、连班、节假日;重点员工:实习护士、新上岗护士、进修护士,给予重点管理。发现护理缺陷与漏洞及时上报,查找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4.6 加强法律教育 针对安全案例或风险隐患,组织护士进行安全知识的讨论、学习和教育。在实际工作中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法规,做到“四要”,即解释病情要科学,签字手续要完善,执行制度要严格,说话办事要谨慎[5]。通过对护士进行继续教育,为老年冠心病患者提供安全的就医环境,也树立医院的良好形象。

    5 讨论

    护理安全是在护理患者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残缺或死亡[6]。通过不断识别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对老年患者实施安全护理,持续质量改进收到一定效果,通过对护士进行继续教育,促使其养成安全护理行为,从而减少老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杨秀兰.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循证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41.

    [2] 包家明,霍杰.护理健康教育问答[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303.

    [3] 殷磊.老年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3.

    [4] 孟旭颖.加强护理安全管理 有效防范护理纠纷[J].护理研究,2007,21(2):549-550.

    [5] 刘芳,郑欣颖,郝春艳,等.临床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对策[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8(28):1046.

    [6] 史自强,马水祥,胡浩波,等.医院护理学[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238.

    (收稿日期:2012-07-16) (本文编辑:陈丹云), http://www.100md.com(高巍 贾立荣 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