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3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346956
浅谈糖尿病临床健康教育重要性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5日 姚兰 贾竹敏 吉晖晖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探讨糖尿病临床教育的重要性。方法:将6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应用糖尿病健康教育模式对实验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临床护理;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护理。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患者在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饮食知识、运动知识、药物知识及血糖控制方面有显著差异。结论:通过糖尿病临床健康教育,患者的行为干预,能有效控制高血糖,消除糖尿病症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糖尿病; 临床; 健康教育

    糖尿病是指以持续性高血糖为基本生化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症,而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障碍,或者两者同时存在所引起的。糖尿病的慢性高血糖将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睛、肾脏、神经、心血管及脑血管的长期损伤、功能缺陷和衰竭。幼年发病的患者因胰岛素绝对缺乏,三多一少症状明显,即多饮、多食、多尿、消瘦。成年发病的糖尿病患者大部分症状不典型,仅在每年一度的体检时偶然发现血糖高。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也随之变化,糖尿病的患病率快速上升。我国的糖尿病患者约3000万左右,比澳大利亚全国的人口还多。预计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将以每年0.1%的速度增加,并有低龄化趋势[1-2]。糖尿病不但给患者个人带来痛苦,也将成为社会的一大负担。因此,诊断糖尿病后,除了早治疗,做好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生活水平,避免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条件。笔者所在医院自2007年开始实行健康教育三大模式(个体化、小组化、健康教育大课堂)应用于糖尿病患者,效果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为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0例,男36例,女24例,1型糖尿病患者32例,2型糖尿病患者28例,年龄25~45岁。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男17例,女13例,平均35岁,病程(4.7±2.2)年,体重(68.0±8.0)kg;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平均34岁,病程(4.6±2.0)年,体重(72.6±7.5)kg。

    1.2 治疗与健康教育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上均给予活血、营养神经血管、药物应用,护理上对照组按照常规给予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实验组按照健康教育三大模式进行护理。

    1.2.1 心理护理教育 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对其进行一对一个体化健康教育及小组教育(每周一、三、五下午开展的由8位患者和一位护士组成的看图对话形式的健康教育),两者都属于对话式心理教育,如讲解、安慰、鼓励、保证等方法对患者因人而异的进行教育,让患者走出迷茫,消除恐惧。使其意识到饮食运动是控制血糖,维持健康的必要措施。并自觉地按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去纠正以往不健康生活习惯,同时要接受糖尿病的治疗,并督促患者每周二、四参与病房开展的糖尿病教育大课堂(由护士和医生用幻灯片的形式对患者进行讲解教育),使患者熟悉如何控制好血糖,及如何预防并发症的出现。

    1.2.3 运动治疗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运动疗法的重要性:降低血糖、血脂,改善心肺功能,调整情趣,促进体重理想化,并付诸行动。运动疗法的原则是因人而异,适可而止,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教会患者运动量的简易计算方法:运动中脉率次数为170-年龄,进餐后30 min~1 h运动,30~90 min/次为宜,3~4次/周。运动前需进行心肺器官功能检查,血糖血压监测,是否属于运动禁忌证(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急性感染,眼底出血,心肺功能不全,心脑梗死急性期);并做好准备活动,避免空腹运动。运动时着装力求宽松舒适,并准备一张写有自己姓名、住址、电话、服药情况以及与家人联系方式的救助卡,并携带糖果饼干,以防发生低血糖症状后能及时得到救治;运动时应从轻渐强,动静结合,注意保护自己,避免运动损伤和不必要的意外事件;注意保护皮肤和足部,穿着柔软的棉袜和鞋子。运动后要做放松活动,较强活动后最好有10 min左右轻松活动,促进肌肉关节放松,出汗后需注意及时擦汗,避免吹风后着凉,必要时及时淋浴更衣。

    1.2.4 药物治疗教育 患者应根据专业医生的指导,依据血糖高低、体质差异、年龄大小等不同因素决定具体用药量,不要盲从说明书或照搬别人的用量,老年人及肝肾功能不良者用药量宜小不宜大,还要严格遵守服药时间和方法,如磺脲类降糖药,应在饭前半小时服用,双胍类应在饭后服用,糖苷酶抑制剂应在开始进餐时随饭嚼碎服用。不按规定服用,不仅会降低疗效,而且会增加副作用,产生不良后果。优降糖降糖作用最强,易引起低血糖,老年糖尿病患者慎用,如有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告知不可随意调整胰岛素的剂量,以免发生危险。

    1.2.5 预防和处理低血糖教育 任何糖尿病患者,不管他们应用口服降糖药还是注射胰岛素,均可能发生低血糖症,且发生率较高。患者可出现心悸、手抖、多汗、饥饿、面色苍白、震颤,严重的还会出现头痛、疲乏、意识模糊、昏迷惑癫痫样发作,可危及生命。低血糖症可能对人体造成很大危害,并有一定危险性。预防低血糖症的最好方法是患者自我监测血糖水平。如果出现了低血糖症,应立即吃一块糖或50 g馒头以缓解发作。偶然发生低血糖反应,可立即饮用易于吸收的果汁,糖水或少量糖果,馒头等予以缓解。如经常出现低血糖症状时,要及时请医生调整饮食和降糖药物。生活不规律,吃饭不定时(如出差,开会),易引起血糖变化,因此要注意随身携带一些方便食品,如咸饼干、奶粉、等,以便随时灵活加餐。严重低血糖症,特别是已经或者即将发生低血糖昏迷者应立即送医院抢救。

    1.2.6 自我监测及管理教育 住院期间,教会患者及其家属如何监测血糖、尿糖、尿酮体及注射胰岛素技术,胰岛素存放,学会对低血糖的反应识别和处理。并坚持足部检查:可利用足镜或在他人帮助下定期检查足部,如有皮肤干裂、湿冷、水肿、肤色变暗、感觉缺失、趾甲变形或局部红肿、痛热等,必须尽早到医院就诊,千万不可用锐器修脚,或是用含有腐蚀作用的药膏涂抹,以免损伤足部,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建议每日用温水洗脚,洗脚前一定要用手或温度计试水温,因为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足部神经病变,所以对温度的感觉能力下降,一般用40 ℃温水,泡脚时间不宜过长,洗脚后要用软干的毛巾将双脚擦干,并要将双脚足趾缝之间的水擦干。最后还要告知患者目前尚无根治糖尿病的有效方法,需要终身治疗。除平时主动监测血、尿糖外,糖尿病患者还应定期到医院就诊,进行有关其他代谢指标及慢性并发症检测项目的检查,并得到专业医生和护士的指导,及时调整治疗。

    2 结果

    3 讨论

    通过上述对糖尿病的健康教育措施阐述,患者住院后大多数能调整好心态,消除紧张恐惧心理,积极的配合治疗护理,积极参与糖尿病教育并主动参与疾病的预防、控制,改善生活质量,有效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发生。

    大量资料显示,糖尿病治疗成功与否与患者是否接受过糖尿病健康教育、是否进行行为干预有关。因此针对糖尿病患者的各项健康教育及措施非常重要,也很关键,护士要加强自身修养和专业知识的增强,多学习和掌握糖尿病方面的知识,以便运用各种方法,帮助患者更快更好的控制血糖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09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