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3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2356967
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3年2月25日 马月丹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52例呼吸衰竭患者,给予机械通气治疗的同时,实施心理护理、生命体征监测、气道护理、预防并发症等护理措施。结果:本组呼吸衰竭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得到明显改善,均治愈出院。结论:对呼吸衰竭患者给予机械通气治疗,并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 机械通气; 呼吸衰竭; 护理

    呼吸衰竭是内科常见急重症,机械通气已在临床治疗呼吸衰竭方面广泛开展,特别是无创机械通气,克服了有创机械通气所致的疼痛及各种并发症[1]。对于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若护理不当,则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健康。本研究对52例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BiPAP)治疗,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09年3月-2012年5月本院收治的52例呼吸衰竭患者,其中男36例,女16例,年龄27~79岁,平均年龄(41.2±11.5)岁;均符合200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制定的Ⅱ型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慢性阻塞性肺气肿15例、多发性创伤11例、重症肺炎10例,重度哮喘9例、脑出血7例。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行血、尿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检查,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动脉血气水平包括pH、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6.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护理措施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以下护理措施。

    2.1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对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尤为重要。医护人员应耐心细致讲解无创机械通气的目的、必要性及优点,消除患者的疑虑,坚定治疗的信心。鼓励患者用点头、摇头、打手势等肢体语言或写字等方式与医护工作者或家属进行沟通交流,表达内心感受及需求,以及时给予相应护理。

    2.2 保持呼吸道畅通

    2.2.1 体位 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选取坐位、半卧位或卧位,以患者舒适为宜,尽量使患者的头、颈部、肩部位于同一平面,头略向后仰,保持气道畅通。

    2.2.2 排痰 鼓励患者自己排痰,插管吸痰时,应合理选择吸痰时间,尽量避免定时吸痰,以减少吸痰对气管黏膜的机械刺激。采用正确的吸痰方法,吸痰前给予纯氧以增加机体血氧浓度,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性[2]。

    2.3 保持呼吸机管路畅通 检查呼吸机各机械部件运转情况,管道连接是否紧密、有无脱落,若发现故障及时处理。

    2.4 合理选择及使用鼻面罩 面颊较瘦、神志清醒者较适宜选择鼻罩通气,脸型较宽及神志恍惚者宜选择面罩。调节好鼻(面)罩固定带的松紧度,以患者舒适为宜。

    2.5 生命体征监测 严密监测患者的呼吸、血压、心率、体温、血氧饱和度,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况,防止通气不足或通气过度。

    2.6 动脉血气监测 动脉血气水平是机械通气治疗的重要指标,是调整呼吸机各项参数的重要依据。密切观察氧分压PaO2的变化。二氧化碳分压正常为35~45 mm Hg,动脉血氧分压正常为95~100 mm Hg。

    2.7 预防感染 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定时通风,保持一定温度、湿度。做好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吸痰时应严格无菌操作,吸痰管应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染。

    4 讨论

    机械通气是抢救呼吸衰竭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治疗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高质量的护理工作对机械通气患者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对机械通气患者治疗期间全面观察和护理,做好基础护理的同时,加强心理护理、气道的护理,预防并发症,可改善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治愈率,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陈铁虎,赖玉,彭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研究[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95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