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3年第7期
编号:12356203
腓肠豆骨的临床意义探讨(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3月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3年第7期
     【摘要】 腓肠豆骨是临床上常见的人体籽骨,其引发的疾病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本文通过对腓肠豆骨及其引发的疾病进行了讨论,初步总结了腓肠豆骨在实际的临床中所产生的意义,希望能对腓肠豆骨的产生机制、生理病理、临床意义以及治疗方法的研究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腓肠豆骨; 临床意义

    腓肠豆骨是临床上常见的人体籽骨,由Pancoast[1]在1909年对膝关节腓肠肌肌腱内籽骨研究时提出,因形似蚕豆状而得名。腓肠豆骨为膝关节内时常出现的籽骨,常出现在腓肠肌内、外侧头肌腱内,分为内侧腓肠豆骨和外侧腓肠豆骨,Kawashima等[2]报道,腓肠豆骨可位于内外侧髁关节面的各个位置,但多集中在外侧缘,外侧腓肠豆骨的出现率为86.89%,且以骨性多见(55.74%)。外侧腓肠豆骨与腓总神经的关系密切,77.36%腓总神经从腓肠豆骨的后下方通过,20.8%从其表面越过,仅1.8%从其前上方通过[3]。腓肠豆骨在男性中的出现率为40.3%,女性为50%;男性腓肠豆骨最长径平均为9.18 mm,厚度为5.47 mm;女性最长径平均为8.42 mm,厚度为5.36 mm[4]。腓肠豆骨可先天形成,也可后天形成,从事体力劳动或体育运动的人较多会出现,腓肠豆骨的出现可以减小肌腱与骨面之间的摩擦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2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