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3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2355739
原发性ITP患儿外周血血小板相关抗体和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临床意义(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3月25日 常涛涛 郝国平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观察原发性ITP患儿外周血血小板抗体及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探讨其与ITP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患儿与正常儿童外周血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A、G、M)水平及淋巴细胞亚群(CD3+、CD3+CD4+、CD3+CD8+、CD4+/CD8+、CD19+、CD3-CD(16+56)+)水平。结果:新诊断ITP组与持续性ITP组PAIg(G、M)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儿童(P<0.001);新诊断性ITP组与持续性ITP组和对照组比较,CD3+T细胞、CD4+/CD8+T细胞比值、CD3-CD(16+56)+NK细胞降低,CD3+CD8+T细胞、CD19+B细胞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ITP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紊乱,血小板相关抗体和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检测的联合使用对原发性ITP的诊断、疗效评估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原发性ITP; 血小板相关抗体; 流式细胞术; 淋巴细胞亚群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过去也称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没有明显原因的单纯性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100×109/L)为特征[1]。目前研究普遍认为,原发性ITP发病机制不仅与抗血小板抗体所介导的血小板破坏有关,同时血小板生成减少、T细胞的介导影响也发挥了重要作用[2],但确切机制仍未完全明确。本文就血小板相关抗体、淋巴细胞亚群与原发性ITP发生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9例原发性ITP患儿均为2011年9月-2012年8月本院收治的住院患儿,诊断符合文献诊断标准[3]。其中男54例,女35例,年龄2个月~14岁,平均(4.69±2.79)岁,均为初次发病。新诊断组(诊断后3个月以内血小板减少)66例,持续性组(诊断后3~12个月血小板持续减少)23例。选择25例体检健康儿童作对照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9个月~12岁,平均(5.07±2.12)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单克隆抗体CD41-PE、FITC标记的羊F(ab’)2抗IgG(阴性对照)、羊F(ab’)2抗人IgG(γ)FITC、羊F(ab’)2抗人IgM(μ)FITC、羊F(ab’)2抗人IgA(α)FITC单克隆抗体均为Coulter公司产品。CD4-FITC/CD8-PE/CD3-PC5、CD3-FITC/CD(16+56)-PE、CD19-PC5及溶血素均为Coulter公司产品。FC500型流式细胞仪为美国Coulter公司。

    1.3 方法

    1.3.1 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 将EDTA抗凝全血经低速离心富集、洗涤血小板后,以CD41-PE进行荧光标记处理,然后分别以FITC标记的羊F(ab’)2抗IgG(阴性对照)、羊F(ab’)2抗人IgG(γ)FITC、羊F(ab’)2抗人IgM(μ)FIT、羊F(ab’)2抗人IgA(α)FITC标记血小板,洗涤后上机测定。

    1.3.2 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 采集空腹静脉血2ml(EDTA抗凝)取2支流式细胞仪专用试管分别标记1、2,管1加5μl CD4-FITC/CD8-PE/CD3-PC5,管2分别加5μl CD3-FITC/CD(16+56)-PE、CD19-PC5,在每支试管中再加入20 μl抗凝全血,充分混匀,室温避光孵育30 min后,加入溶血素100 μl使红细胞溶解,1200 r/min离心5 min,弃上清液,PBS洗涤1次,最后以500 μl PBS缓冲液悬浮,上机测定。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首先对检测数据采用非参数Kruskal-Wallis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秩变换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原发性ITP患者外周血PAIg检测结果 新诊断组与持续性组PAIg(G、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新诊断组与持续性组间血小板抗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原发性ITP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 新诊断性ITP组与持续性ITP组和对照组比较,CD3+T细胞、CD4+/CD8+T细胞比值、CD3-CD(16+56)+NK细胞降低,CD3+CD8+T细胞、CD19+B细胞升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诊断性ITP组与持续性ITP组比较,组间CD3+T细胞、CD3+CD4+T细胞、CD4+/CD8+T细胞比值、CD19+T细胞、CD3+CD8+T细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D3-CD(16+56)+NK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原发性ITP是儿童期好发的一种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以自身抗体产生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多而致外周血血小板减少。关于ITP的发病机制复杂多样,其中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自身抗体介导的血小板破坏增加、骨髓巨核细胞损伤或功能异常使血小板生成减少,被认为是经典的ITP发病机制[4]。这些抗体主要表现为IgG增高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890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