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3年第28期
编号:12680672
中医“运脾化湿法”在功能性腹泻患者中的应用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0月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3年第28期
     从用药特点的角度来看,笔者注重标本兼治,运脾化湿、寒热并用。笔者认为本病以脾虚为本,湿胜为标,此类患者大多由于劳倦、情志不畅、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或脾胃素虚,生活失于调摄所致。其病之初多为脾虚失运,湿浊不化。然而久泄不止,脾阳渐衰,日久及肾,命门火衰,寒从中生;又因久泻伤阴,阴虚生内热[7]。故其病日久则多表现为寒热虚实错杂,笔者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论治功能性腹泻标本兼治,运脾化湿,寒热平调。

    乌梅性味酸、涩、平。归肝、脾、肺、大肠经。功效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用于久泄、久利,正伤邪恋之际。《名医别录》曰:“无毒。止下痢,好唾,口干。”笔者认为涩肠止泻固然是其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取其至酸至柔之性,缓肝、泻肝,肝气畅达则自能助脾胃后天运化之功。正如近时朱良春言:“梅占春先,得生发之气最早,味虽至酸,然与兜涩之品不可同日而语。”现代药理研究乌梅可刺激唾液腺、胃腺分泌,对胆囊有轻度收缩作用,可促进胆汁分泌,并可改变胆汁酸碱度。乌梅煎剂对离体兔肠有抑制作用,对奥氏括约肌有弛缓作用[8]。乌梅为本方之君药。

    黄芩味苦,性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本草备要》曰:“泻火除湿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3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