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4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2708582
银屑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膜CD14及血浆可溶性CD14表达的临床意义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3月15日 夏耘
第1页

    参见附件。

     表1 银屑病患者组与健康体检对照组外周血白细胞mCD14及sCD14表达水平比较(x±s)

    组别mCD14表达(%)sCD14表达(μg/mL)

    PSG组(n=36)6.20±2.20*1.39±0.38*

    进行期(n=20)7.30±2.40*△1.42±0.39*

    静止期(n=16)4.70±2.20*1.21±0.44*

    健康对照组(n=52)3.57±0.901.07±0.32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0.01;△与静止期比较,P<0.05

    3 讨论

    之前对细菌感染诱发PSG的研究多集中在革兰阳性杆菌超抗原,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链球菌致热性肠毒素A、中毒性休克蛋白-1等,此类革兰阳性杆菌超抗原能够激活T淋巴细胞,合成不同类型的炎症因子,刺激角质致使细胞增殖,而触发PSG的发生[7]。临床上,笔者经常见到合并革兰阴性杆菌感染诱发的各类慢性炎症PSG患者病情迁延不愈或随炎症程度而加重的现象,肠道和胆道感染、萎缩性胃炎、泌尿生殖炎症等。皮损程度往往随病情的加重而加重,提示此类病灶可能与PSG发病关系密切。内毒素是革兰阴性杆菌的主要致病物质,其成分主要为脂多糖[8]。脂多糖可产生多种强的生理学效应,对宿主先天存在及环境适应性免疫反应均有显著的影响。脂多糖内毒素与细胞膜上的mCD14、Toll样受体4(Toll-likereceptor 4,TLR4)等受体复合物相结合能启动细胞内部的信号转导通路,最终激活NF-KB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