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5年第21期
编号:12593298
心理干预对急诊深度烧伤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的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7月2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第21期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具体包括:入院指导,健康宣教、饮食指导、创面护理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心理干预,由专业心理医师协助实施,共四个阶段,每周1次,每次1 h,共4周,第一阶段为心理诊断,护理人员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心理医师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辅助患者缓解烧伤时恐怖心理,寻找烧伤后抑郁焦虑等负面心理的根源,协助患者解决最希望解决的问题;第二阶段为领悟,了解深度烧伤患者心理变化特点,详细讲解负面心理危害性、负面心理造成的消极行为及其症状,采用理性观点使患者有效克制负面心理与表现,寻找内在根源并采用乐观积极态度面对,解决导致负面心理的问题;对于部分难以缓解负面心理者应适当采用催眠疗法,有效放松心理,缓解负面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治疗效果;第三阶段为沟通,了解患者深度烧伤期间出现的心理阴影及其对生活失望程度,针对错误观点实施强化攻克;第四阶段为再教育,养成理想观念,主动纠正消极观念,自我强化后续治疗的重要性,积极配合临床治疗,积极引导患者家属关心、帮助和支持作用,强化患者及其家属的思想工作,对患者提供有效的经济、社会和心理支持,同时辅助音乐疗法,以缓解紧张、焦虑和抑郁心理。

    1.3 观察指标

    1.3.1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检查量表 由17个条目组成,其中5个再体验条目,7个回避、麻木条目和5个警觉性增高条目,采用5级评分方法,总分17~37分提示无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38分提示具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3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