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5年第21期
编号:12593386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致异常出血效果及安全性探讨(1)
http://www.100md.com 2015年7月2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第2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应用于子宫内膜息肉致异常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8月-2014年10月入院治疗的89例子宫内膜息肉异常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刮宫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围术期临床指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14.8854,P=0.0001)。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用时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2.2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2.27%(1/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8%(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4.3018,P=0.0381)。结论:应用宫腔镜电切方法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引发的异常出血,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 宫腔镜电切术; 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异常出血; 安全性
, 百拇医药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21.060

    有报道指出,子宫内膜息肉属于妇科临床高发疾病,严重可引发子宫异常出血与不孕症出现,患者多数为生育期与绝经期妇女,亦可发生癌变[1]。本院从2013年8月开始研究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引发的异常出血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8月-2014年10月入院治疗的89例子宫内膜息肉引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其中宫颈炎25例,不孕症21例。所有患者经B超检查符合子宫内膜息肉异常出血的临床诊断标准:子宫内膜不规则增厚,内膜表面有结节,结节表面光滑,存在出血现象;患者排除合并心脑肾肝功能不全者,患有精神疾病无法配合治疗者[2]。按照入院先后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44例患者中,年龄27~54岁,平均(42.5±11.3)岁;单发性息肉21例,多发性息肉23例。对照组45例患者中,年龄26~55岁,平均(42.8±11.5)岁;单发性息肉20例,多发性息肉25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息肉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 百拇医药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手术治疗前均给予抗炎对症干预治疗[3]。

    1.2.1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术前宫颈插管,阴道中置入米索180 μg,以利于宫口舒张与软化。术中膀胱截石体位,常规消毒处理外阴与阴道,麻醉后,取出宫颈扩张器,宫腔中持续注入膨宫液(0.9%的氯化钠溶液),调节宫内压力达到100 mm Hg,膨宫液注入速度为130~160 mg/min,切割功率为80~100 W,置入宫腔电切镜到达息肉位置后,行超声检测。切除术中将息肉根部完全切除,并处理息肉周边增生组织,术毕电凝止血,清除子宫内切下组织。术中患者子宫收缩受限患者,静滴缩宫素,避免宫缩不正常发生出血。所有切下组织送检。

    1.2.2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刮宫术,应用刮匙清除息肉;多发性息肉患者,需先行吸宫治疗[3]。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炎症变化情况、有无并发症出现、月经变化以及有无复发情况。复发患者需宫腔镜检测有无残留子宫息肉[4]。
, 百拇医药
    1.4 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判定标准具体如下,(1)治愈:术后患者经宫腔镜检测息肉无残留,无炎性反应,无出血发生,月经恢复正常;(2)显效:术后患者经宫腔镜检测息肉无残留,炎性反应减轻,出血得到控制,月经恢复正常;(3)无效:术后患者经宫腔镜检测息肉残留,炎性反应与出现情况无改善或加重[4]。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14.8854,P=0.0001),见表1。

, http://www.100md.com     2.2 两组围术期临床指标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用时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2.2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术后随访复发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2.27%(1/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8%(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4.3018,P=0.0381)。

    3 讨论

    叶永生[5]的试验结果显示,子宫内膜息肉属于子宫内膜良性的结节,其位于子宫位置隐蔽,早期易被漏诊,病情进展缓慢,息肉缓慢生长,导致宫颈炎症与不孕症等疾病,伴子宫异常出血,临床表现女性月经不规律、月经量增多、经期异常等,患者日常生活受影响。早期诊断与治疗尤为重要,否则病情进展加重后,导致重度炎性疾病与结节恶性癌变发生,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健康[6]。

    国外Ragni等[7]学者研究发现,子宫内膜息肉临床检出为20%~25%,常规药物作用效果差,无法抑制息肉生长,手术切除是常用的根治方法,通过切除消炎作用,抑制息肉生长,有效避免子宫内膜息肉导致的子宫异常出血现象。张小敏等[8]学者研究发现,传统刮宫术操作时,操作全凭经验,不能完全清除息肉,治疗有效率低与高复发率,特别是多发性息肉术中难以清除干净,残留几率增高,复发率极高;另传统刮宫术对宫底与宫角位置息肉清除难度大,子宫内膜基底层不易清除,息肉切除不完全,易导致炎性进展。为了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与并发症的发生,手术关键在于能否一次性根除息肉组织[9]。, 百拇医药(杨俊江平)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