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5年第27期
编号:12583498
PDCA管理模式在不明原因发热病因诊断中的探索性应用(3)
http://www.100md.com 2015年9月2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第27期
     4 展望

    应用科学管理的方法,探索FUO病因学诊治规律,提高诊治FUO的水平,从FUO筛查传染病,预防传染病的传播;从FUO中筛查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疾病和炎性血管疾病,并给予科学的、及时的治疗;在当前医疗环境下具有重要意义,PDCA模式对提高医务人员的FUO临床诊治的思维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卫医发〔2004〕292号. 卫生部关于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的通知[S].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报, 2004.10.

    [2]卫生部办公厅. 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工作制度和工作人员职责[S].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报, 2004.11.

    [3]卫生部办公厅. 感染性疾病患者就诊流程[S].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报, 2004.11.
, 百拇医药
    [4]盛瑞媛. 全国发热性疾病学术研讨会纪要[J]. 中华内科杂志, 1999, 38(5): 784-785.

    [5]李刚, 李儒贵, 谭华炳. 长期不明原因发热性疾病的临床诊断思维[J].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医学版), 2014, 8(1): 117-119.

    [6]李文刚, 聂为民, 范荣, 等.368例发热原因待查患者诊断分析[J]. 中华医学杂志, 2011,91(14): 604-607.

    [7]徐蒙,马安林,袁立超.发热待查1854 例临床分析[J]. 中华试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09, 3(12): 421-425.

    [8]马锦玲,曹剑,王玉堂,等.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因分布及临床特征[J].中国医学科学院报, 2011,33(11):83-87.
, 百拇医药
    [9]马万里,付薇,张飞彩,等.发热待查235例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杂志, 2004,11(14): 488-489.

    [10]曹敏, 佘世锋, 刘凤斌, 等. PDCA模式在临床实践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3, 21(7): 713-714.

    [11] Vogel P, Vassilev G, Kruse B, et al.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conference as part of PDCA cycle to decrease anastomotic failure in colorectal surgery[J]. Langenbecks Arch Surg, 2011, 396(7):1009-1015.

    [12] Vogel P, Vassilev G, Kruse B, et al. PDCA cyclus and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conference as a basic tool for reduction of wound infection in colorectal surgery[J]. Zentralbl Chir, 2010, 135(4):323-329.
, 百拇医药
    [13]吴晨, 赵烨, 朱玉娣. PDCA模式在妇科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杂志, 2013, 10(11): 44-45.

    [14]马爱军, 李艳, 王立娟, 等. PDCA模式健康干预用于超重人群的效果观察[J]. 中国康复杂志, 2014, 29(2): 135-136.

    [15]李囡, 王萍, 曹永彤. 应用PDCA循环改进检验科纸质化验单的打印流程[J].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4, 28(3): 181-182.

    [16]马科, 黄加权. 不明原因发热15年临床变迁[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8, 18(9): 1279-1281.

    [17]龚国忠. 流行性出血热 [M]//杨绍基, 任红. 传染病学 [M]. 第7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83-91.
, 百拇医药
    [18]谢杏榕, 李金科, 杜卫星, 等. 始发于十堰市的肾综合症出血热1例报道[J].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2013, 32(6): 530-532.

    [19]占国清, 李儒贵, 刘翔, 等. 湖北省首次确诊马尔他布鲁氏菌病败血症1例报道[J].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2015, 34(1): 73-75.

    [20]张玲霞, 周先志. 现代传染病学[M]. 第2版.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1-6.

    [21]孟庆义. 论急诊临床实践中需关注的重点疾病[J]. 中国急救医学杂志, 2010, 30(8): 643-646.

    [22]孟庆义. 临床思维指南——急诊科典型病例分析[M].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 3.

    [23]孟庆义. 论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思维[J]. 临床误诊误治杂志, 2013, 26(4): 1-4.
, http://www.100md.com
    [24]傅立平, 胡平, 王全师, 等. 18F-FDG PET/CT显像在探查不明原因发热病因中的应用[J].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10, 3(3): 176-179.

    [25]周青, 谭德明, 谢玉桃, 等. 245例发热待查病例临床分析[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2, 11(2): 86-90.

    [26]马小军, 王爱霞, 邓困华, 等. 小明原因发热449例临床分析[J]. 中华内科杂志, 2004, 43(9): 682-684.

    [27]赵珊, 张云辉, 杨芸. 不明原因发热118 例病因谱分析[J]. 新医学杂志, 2010, 41(2): 110-112.

    [28]封锦芳, 李兵. 不明原因发热233 例病因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 7(15): 3572-3573.
, http://www.100md.com
    [29]王智, 冯金萍,王晨, 等. 以不明原因发热为首发表现的恶性淋巴瘤48例临床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2009, 12(4): 686-688.

    [30] Bleeker R, Fidel J, Vos M D. A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study on fever of unknown origin[J].Medicine, 2007, 86(1): 26-38.

    [31]袁建花, 张莉芸. 以不明原因发热为表现的风湿性疾病192例临床分析[J].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2010, 5(6): 74-76.

    [32]赵葵, 董孟杰, 阮凌翔, 等. FDG PET/CT 对经典型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价值[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 39(2): 174-180.

    [33] Balink, James C, George B. PhD, F-18 FDG PET/CT in the diagnosis of fever of unknown origin [J]. Clin Nucl Med, 2009, 34(12): 862-868.

    [34]孙汉英,郑邈,刘文励,等. 不明原因发热伴脾肿大时脾切除术的临床意义[J]. 中华内科杂志, 2005, 44(2): 89-91.

    (收稿日期:2015-03-05) (本文编辑:陈丹云), http://www.100md.com(邱华等)
上一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