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6年第13期
编号:12832207
(1,3)—β—D葡聚糖检测在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5月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6年第13期
     *与≥60 pg/mL比较,P<0.05

    2.3 不同诊断标准敏感性、特异性情况比较 在不同诊断标准下,G试验的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90.41%、73.97%和89.04%、86.30%。确诊组及临床诊断组G试验均阳性,在40例拟诊病例中,有28例G试验阳性,且对广谱抗生素无效而经过抗真菌治疗有效,经过临床回顾性分析符合IFD,表明G试验使IFD诊断率提高30.0%,未确定组有5例G试验阳性。以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60 pg/mL为阳性标准时,其G试验敏感性、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以≥80 pg/ml为阳性标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种标准下G试验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侵袭性真菌病(IFD)好发于严重免疫低下患者,而血液病患者往往首当其冲,尤其是恶性血液病患者,由于长期或反复接受高强度化疗、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IFD的发病率增加[8]。国内一项前瞻性、多中心流行病学研究(CAESAR研究)显示,在接受化疗的恶性血液病患者中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5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