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6年第14期
编号:12856884
导管接触溶栓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5月1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6年第14期
     及股静脉组的(6.3±3.07)d。通过比较各种入路,作者认为经颈静脉置管虽然方便,但导丝通过左髂静脉狭窄处及血栓时可能遇到困难;腘静脉行走位置相对固定、表浅,穿刺成功率较高,是行置管溶栓及后续髂静脉治疗的理想通路。曹旭丹等[16]观察209例经小隐静脉、41例经大隐静脉、18例经腘静脉置管溶栓治疗DVT患者的疗效、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等,结果三种溶栓途径的消肿率、溶栓率及血清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经大隐静脉置管的平均耗时(7.4±0.2)min,短于经小隐静脉置管的(20.8±1.1)min和经腘静脉置管的(15.7±0.4)min,并且经小隐静脉者有23例于溶栓治疗过程中出现外踝切口处出血、5例置管后出现浅静脉炎症状,经大隐静脉置管者无并发症发生,经腘静脉置管者出现腘窝拔管后肿痛7例。随访4~25个月,197例患者无患肢肿胀症状,17例活动后患肢有轻度肿胀,休息后缓解,6例患者肿胀无缓解。下肢深静脉造影或彩色多普勒检查

    174例患者深静脉通畅,瓣膜形态正常,从而认为不同途径的溶栓效果无明显差异,但经大隐静脉溶栓操作简单,耗时短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8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