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6年第21期
编号:12864830
胎儿纤维连接蛋白测试条联合宫颈长度在提高早产预测价值的应用(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7月2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6年第21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5年

    8月本院孕28~35周有先兆早产征象的产妇168例,年龄22~38岁,平均(32.73±4.37)岁,孕周29~35周,平均(31.24±1.42)周,孕次0~3次,平均(1.56±0.62)次,依据分娩结局分为早产

    72例,足月产96例,其中单胎产子149例,双胞胎产子19例,所有产妇及新生儿均存活。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经B超、临床体征检查等证实为整倍体妊娠、胎儿无畸形等情况且符合《妇产科学》中先兆早产诊断标准[4];(2)年龄在18~40岁范围内;(3)不规律宫缩20 min<4次;(4)宫颈管退缩<30%;(5)患者或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伴有心、肝、肾等重要器官严重性疾病;(2)伴有血液系统疾病;(3)本次研究检查禁忌证;(4)伴有产科并发症;(5)宫颈口开大>2 cm。

    1.3 方法 所有产妇均于妊娠21~23周通过阴道B超检测宫颈长度,以及于妊娠25~28周通过fFN测试条检测fFN分泌情况,即取膀胱截石位后直接通过无窥阴器撑开阴道,把fFN测试条中的无菌拭子置入阴道后穹窿并缓慢蘸取和采集宫颈阴道分泌物10~15 s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1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