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6年第24期
编号:12954772
产后胎盘胎膜残留药物治疗的转归及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8月2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6年第24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0例患者均为2014年1月-2015年10月就诊于本院的产后胎盘胎膜残留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产后逐瘀胶囊)50例,对照组(益母草胶囊)50例。对照组,年龄22~40岁,平均(29.55±5.68)岁;观察组,年龄23~41岁,平均(29.78±5.48)岁。两组产妇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产妇年龄分布,见表1。

    1.2 临床诊断标准与纳入标准 临床诊断标准:(1)产后3周,阴道仍有红色恶露排出;(2)恶露有臭味,且伴有腹痛,子宫复旧不良等情况;(3)B超检查子宫复旧不良,宫腔内有组织残留[6]。纳入标准:确诊为产后胎盘胎膜残留;阴道流血少于正常月经量,三大常规、肝肾功能正常者;就诊前1周内未应用任何相关药物;同意参加本研究[7]。

    1.3 方法 对照组服用益母草胶囊(沈阳永大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口服,3粒/次,3次/d,用药7 d为一疗程。观察组服用产后逐瘀胶囊(江西民济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口服,3粒/次,3次/d,用药7 d为一疗程。两组患者观察期间不得服用其他对本病有影响的药物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2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