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7年第11期
编号:13057686
孤立性脑桥梗死急性期不同形态学部位与神经功能缺损进展的相关性分析(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4月1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7年第11期
     目前有关影像学报道急性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进展与发生梗死的部位关系多数集中在前循环梗死,如Siegler等[14]报道结果认为深部皮质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梗死部位位于后外侧纹状体则更易导致神经功能缺损进展。但有关这种神经功能缺损进展与脑桥梗死的病灶形态学部位间关系,目前报道不多。本研究结果显示,脑桥下部发生梗死的患者在急性期更易发生神经功能缺损的进展,与Oh等[9]的结论基本一致。脑桥的上部疏松分布着皮质脊髓束和皮质脑桥束,另有大量非锥体束在其间穿行;而脑桥的下部因锥体束分布紧凑,更重要结构改变是皮质脊髓束由上部背外侧聚集走行至上部延髓前内侧[15-16],这种解剖学结构决定脑桥下部梗死更容易累及到锥体束,进而使急性期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出现进展的情况;戴真煜等[17]应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也证实了脑桥下部发生梗死时锥体束受累程度更严重。本研究也发现脑桥上部发生梗死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不易进展,原因也与脑桥中锥体束解剖学结构相关。另外脑桥梗死病因中最常见是基底动脉的分支发生病变,基底动脉上、中段的分支较下段多且上、中段分支与基底脉动夹角多呈45°~90°,而下段分支与基底脉动夹角多呈0°~45°[18-20]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3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