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7年第34期
编号:13208134
重症肠道病毒感染患儿预后的临床表现及影响因素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2月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7年第34期
     1.2 方法 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分别给予激素、乌司他丁、血管活性药及机械通气治疗。记录患儿的发热、皮疹、意识障碍、肌阵挛的临床症状发生情况;肢体冰凉、呼吸困难、心率加快的临床体征发生情况;是否使用激素、使用乌司他丁、使用血管活性药以及机械通气的治疗方式情况。

    1.3 观察指标 对比患儿不同临床症状、体征、治疗方式与预后效果,分析重症肠道病毒感染患儿预后的影响因素。参照2011年《肠道病毒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7],疗效判定如下,治愈:体温恢复正常,呼吸正常,肺部水泡音消失,无血管活性药物依赖,神经系统和心率恢复正常;好转: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呼吸基本正常,肺部水泡音减弱或消失,对血管活性药物的依赖逐渐减少,神经系统受累症状和心肺功能亦基本恢复;无效:体温高热、呼吸困难依旧,肺部水泡音,依赖血管活性药物,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心率加快;死亡:患者死亡。有效=治愈+好转。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5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