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脑血管病 > 中风(脑卒中)
编号:13203300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3)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月1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8年第2期
     2.3 两组护理前后肢体运动功能状态 护理前,两组上下肢Ⅲ~Ⅳ级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上下肢Ⅲ~Ⅳ级患者例数均多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各评分段比较 护理后,干预组41~60分、61~100分患者多于对照组,40分以下患者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46.13,P=0.00),见表4。

    3 讨论

    脑卒中又称为“中风”,在我国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主要类型有:动脉粥样性血栓性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出血、高血压脑病等。高血压是造成患者出现脑卒中的最危险因素之一,患者出血性中风或者是缺血性中风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糖尿病也会导致患者出现脑卒中,并且一些有风湿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往往由心房颤引起血管中的栓子脱离,在血液循环过程中造成脑栓塞进而使患者发生脑卒中,而且患者生活中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吸烟与酗酒,饮食中多含高脂高糖的食物等也是造成脑卒中的诱因,另外年龄因素也是该病的一个诱因,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该病的患病率增加[7,12-17]。鉴于脑卒中的诸多诱因及发病征兆,临床上可以通过适当的措施预防这种疾病,并通过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特别是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患者,可以根据病情进行专科护理,预防脑卒中的发生[6]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2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