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8年第12期
编号:13306128
“医养结合”模式下老年科分级护理服务内容和床护比的研究(3)
http://www.100md.com 2018年4月2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8年第12期
     2.3 老年病房患者每日所需直接与间接护理项目时间构成 直接护理项目所费时间占总时间的85.87%,间接护理占总时间的14.13%;其中个人照料为直接护理项目中的最主要内容(36.96%),而治疗护理准备占间接护理的比例较大(7.59%);由工时计算参考公式可以算出:平均每位老年患者24 h需要直接护理时间183.15 min,需要间接护理时间30.14 min,24 h护理总工时数为42 658 min,实际需要护理人数160例,适宜床护比达到1︰0.42。根据直接护理工时测定护工用时占直接护理工作约38.12%,计算医养结合模式下老年病房护工数为61名,护士数为99名。缺护工23名、护士12名。见表3。

    3 讨论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人对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的需求持续增加[5]。研究发现,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慢性疾病发生率占53.9%,且人均患有2~3种疾病[6]。众所周知慢性病病程长,并发症多,不能有效根治,需要长时间的医疗﹑护理服务,势必对政府、医疗机构、家庭带来巨大困难和挑战[7]。
, 百拇医药
    WHO将长期护理定义为“通过护理活动保证不具备完全自我照料能力的人,能满足较高生活质量,获得最大可能的独立、自主、参与个人满足及人格尊严”[8]。“医养结合”是一种更为充实的新型养老模式,即有病治病、无病疗养,养老与医疗相结合,其特点是融合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两部分资源,不仅为老人提供传统的生活、心理及文化方面的服务,还增加了医疗、保健、康复服务,配备专业的医疗、护理团队,为老年人提供医疗诊治、护理保健、大病康复、临终关怀等服务项目,消除了患病老人及家属的后顾之忧,使得患病老人在养老机构也能得到及时治疗[9]。老年长期照护体系建设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机构作为践行医养结合老年长期照护的实体机构[10],是我国养老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3.1 医养结合模式下护理服务不同于传统的生活照料养老服务 伴随着石河子市老龄化程度日益严峻形势,石河子绿洲医院医养结合型老年科是由医疗为主养老为辅的老年科发展而来,老年科于2007年1月成立,管理模式是“有病在院治疗、没病在院养老,临终全程关怀”,是兵团和八师石河子地区首家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救治、临终关怀及病情监测的服务,解决了养老人员看病的后顾之忧,所以深受广大老年人的欢迎。随着老年科规模不断扩大,长期照护需求向高质量发展,老人的需求从“只要有一张床能住进来”到“饮食、照护、医护患者之间合作、精神心理”更高层面发展,老年科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包括健康教育、医疗保健、体检及疾病诊治、慢病管理及疾病康复甚至临终关怀等,还有生活照护、文体娱乐服务、精神心理服务,从而实现医疗与养老机构的优势及功能互补[11],兼具医疗和养老服务各项职能。老年科成立之初的生活照料工作由护理公司承担,治疗和专科护理工作由护士承担,经过实践证明仍存在护理服务内容有交叉需协同工作的内容,不能仅按治疗护理和生活照料简单划分老人的需求。据此,需确定老人入住“医养结合”老年科护理服务项目,护理人员根据此项目为老人提供多元化和个体化的服务,做到有的放矢。从表1中可看出,医养结合老年科患者的常见护理均已列入常规工作,并且对实施工作内容人员的资质也进行了细分,避免发生职责不清和相互推诿;“医养结合”老年科护理服务项目的制定也为实施长期护理保险提供理论依据。
, http://www.100md.com
    3.2 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提供理论基础 李丽传等[12]提出满足患者日常生活中生活自理能力需求的一种客观的测量工具和指标是护理工时数,其能够很好地测量患者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和患者的实际被照顾和护理的需求。本研究结果显示,医养结合模式下老年患者每日所需直接护理时间及执行人员资质均与普通病房有所不同,所需直接护理时间较间接护理时间长。提示增加直接护理服务时间,减少不必要的间接护理时间,才能及时满足老年患者所需[13]。平均每位老年患者24 h需要直接护理时间183.15 min,需要间接护理时间30.14 min,24 h护理总工时数为42 658 min,实际需要护理人数160例,适宜床护比达到1︰0.42。根据直接护理工时测定护工用时占直接护理工作约38.12%,计算医养结合模式下老年病房护工数为61名,护士数为99名,护工和护士比例为0.6︰1,缺护工23名、护士12名,应及时补充人员。

    3.3 加强养老护理人才建设 我国老年医疗、护理、康复机构的从业人员数量不足、人才质量不高、人员能力不强,不能满足老年人口不断增长的多元化需求,供需失衡突出[14]。“医养结合”模式的全面开展必然需要大量的老年专科护士。在该模式下,专业护士要充当老年人健康代言人[7]。老年人获得一定的医疗服务后,还应给予维持健康的照料,老年专科护士应对老年人进行全面评估,如是否有吞咽困难、营养是否足够、有无跌倒和压疮风险等[15]。现有养老机构对医护人员的需求日益增加,鼓励和支持老年医疗护理人员的培养,提高专业化水平,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逐步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意识,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16-17]。
, http://www.100md.com
    3.4 下一步研究方向 随机分组研究对象,将ADL分级情况用于组间评价指标,制定相关标准,使其向制度化、产业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以满足长期护理老人的养老与医疗护理需求。

    参考文献

    [1]邢琳琳,范玲.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工时测定[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6):61-63.

    [2]曾光,李辉.现代流行病学方法与应用[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4.

    [3]丌莱滨.李克特量表的统计学分析与模糊综合评判[J].山东科学,2006,19(2):18-23.

    [4]翁卫群,施海燕,严丽华,等.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护理人力配置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3,28(4):1-4.
, 百拇医药
    [5]王雯.推行“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必要性、难点和对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0):2538-2540.

    [6]黄佳豪,孟昉.“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困境与对策[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4,7(6):63-68.

    [7]杨雪敏,徐兰,归燕华,等.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现状下护理服务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8):18-20.

    [8]童立纺,赵庆华,肖明朝.医养结合老年长期照护模式的运行实践[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15):1409-1411.

    [9]陈宏,张金柱,王磊,等.“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研究[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5,13(3):77-78.

    [10]韦樟清.养老院老人医疗保障状况调查分析——以福建省为例[J].社会保障研究,2011(2):69-77.
, http://www.100md.com
    [1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指导意见的通知[DB/OL].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11/20/content_10328.htm.

    [12]李丽传,明勇.护理管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125-126.

    [13]高小芬,于卫华.基于患者需求的医养结合老年科护理工时测量及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11):47-51.

    [14]佘瑞芳,谢宇,刘泽文,等.我国医养结合服务发展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J].中国医院管理,2016,36(7):7-9,66.

    [15]梁绮雯,陈美琪.香港老人科护士的发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4):16-18.

    [16]周海旺.上海人口老齡化趋势与完善养老服务模式研究[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1(4):37-49.

    [17]马宁,孙荣青,段峰,等.河南省“医养结合型”长期照护模式实践及伦理问题探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6,29(4):668-670.

    (收稿日期:2017-11-30) (本文编辑:董悦), 百拇医药(张燕 严素玲 赵永红 何敏)
上一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