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8年第12期
编号:13306054
乳腺良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变化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4月2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8年第12期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年龄20~56岁,平均(38.1±4.8)歲。观察组:年龄35~68岁,平均(50.1±5.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术前、术后1周与术后3个月PRL水平变化比较 两组术后1周的PRL水平均高于术前与术后3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PRL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及术后1周PR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乳腺癌的症状可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乳腺肿块,乳腺疼痛,乳头溢液、糜烂或皮肤凹陷,腋窝淋巴结肿大等。虽然这些症状不一定具有特异性,但是了解这些症状,认识这些表现,将有助于对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乳腺肿瘤多为良性,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祖国医学对乳腺癌有较详细的论述,如:“乳核”“乳发”“妒乳”等皆与乳癌有相似之处。并认为由于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或冲任失调,气血不畅等所致气滞血瘀蕴结乳中而成。在中国乳腺癌发病率为11.61/100 000人口,其发病率比较高。值得庆幸的是乳腺癌的发病率偏前,而死亡率偏后,这说明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在恶性肿瘤中是比较好的。乳腺肿瘤肿块位于外上象限最多见,其次是乳头、乳晕区和内上象限。因多无自觉症状,肿块常是患者在无意中(如洗澡、更衣)发现的。少数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触痛或刺激和乳头溢液。肿块的生长速度较快,侵及周围组织可引起乳房外形的改变,出现一系列体征。如:肿瘤表面皮肤凹陷;邻近乳头的癌肿可将乳头牵向癌肿方向;乳头内陷等。癌肿较大者,可使整个乳房组织收缩,肿块明显凸出。癌肿继续增长,形成所谓“桔皮样”改变。这些都是乳腺肿瘤的重要症状。其病因与内分泌失调、乳腺发育、遗传、慢性刺激、病毒、饮食、精神等因素有关。乳腺癌病理分为非浸润性和浸润性。非浸润性分为小叶原位癌与导管内癌两种。浸润性癌分为小叶浸润性癌、乳头状癌、髓样癌、高分化腺样癌、腺样囊性癌、黏液腺癌、大汗腺样癌、鳞状细胞癌、乳头派杰氏病等九种。早期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或仅表现为轻微的乳房疼痛,性质多为钝痛或隐痛,少数为针刺样痛,常呈间歇性且局限于病变处,疼痛不随月经周期而变化。晚期癌肿侵犯神经时则疼痛较剧烈,可放射到同侧肩、臂部。家族史的女性一般是指直系家属,如果母亲在停经前患上乳腺癌,女儿患上乳腺癌的概率是普通人的2倍,而且患病年龄也可能提前。因此,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应该定期检查,及早发现。乳腺增生者虽然不是每个乳腺增生患者都会发生恶变,但时对于年龄较大、病史较长、肿块较大、肿块与月经关系不明显者,容易发生恶变,不可大意。超重者体重超标也是乳腺癌的诱发因素之一,因为脂肪细胞会分泌雌激素,影响体内激素水平,使人体内分泌失调,易造成乳腺癌,尤其是更年期女性,更须注意预防。
, http://www.100md.com
    对以往的临床治疗而言,由于缺少技术条件,在进行手术前并未对患者进行良好的检测,因而无法为医生提供可靠的诊疗依据,进而无法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加之对于部分患者而言,由于其患有的疾病类型为乳腺良性疾病,无须手术,使得在未进行有效检测的情况下而对患者造成损伤[9-13]。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目前临床中常使用测量血清催乳素的方式对乳腺癌疾病的发生、类型与发展进行诊断,具有良好的效果[14]。乳腺的生理功能与乳腺疾病受到多种激素的影响,其中最为主要的则为催乳素。催乳素的生理功能为促进乳腺生长发育、乳汁形成与泌乳,其与正常乳腺上皮细胞的催乳素受体结合,可产生一系列的临床反应[15-16]。通过对动物进行实验的研究结果可知,血清高水平催乳素与乳腺癌的发生具有密切关系,如当研究人员为大鼠注射催乳素后,其乳腺癌肿瘤的潜伏期明显缩短[17-18]。近年来通过诸多学者研究得知,乳腺癌患者体内的血清催乳素水平明显升高,由此可知,催乳素的作用增加了乳腺组织对致癌因素的敏感性[19]。正是由于上述因素,使得催乳素的水平检测对于乳腺良性疾病与乳腺癌的诊断与鉴别产生重要的积极作用,并使得积极治疗高催乳素血症对于预防乳腺癌的发生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检测术后的催乳素水平也有助于早期发现乳腺癌复发或者转移。除此之外,依据相关的临床研究得知,在绝经前若患者发生乳腺癌疾病,其体内的血清催乳素水平远高于绝经后[20]。依据本研究结果可知,通过对患者进行血清催乳素水平检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的血清催乳素水平与乳腺癌患者的术前与术后1周相比,含量较低;同时对于患有乳腺癌疾病的患者而言,其术后1周的血清催乳素水平明显高于术前,但术后3个月内该水平含量将会显著降低,并低于术前,其主要原因在于垂体逐渐恢复正常功能,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抑制血清催乳素的产生,进而在术后3个月患者体内的血清催乳素水平将会逐渐降低。
, 百拇医药
    综上所述,乳腺良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变化对乳腺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不仅能够有效的鉴别良性乳腺疾病与乳腺癌,同时通过检测水平变化还能够有助于检测乳腺癌的复发与转移情况,为临床医师提供可靠的治疗依据,可作为未来一段时间内诊断乳腺疾病的首选方式,并将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由于本次样本容量有限,因而关于血清催乳素水平变化对乳腺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需要进一步观察。同时临床检测医师也需要不断提升检测能力,如此才能确保检测结果更加准确。

    参考文献

    [1]李志杰,杜昌国.乳腺良恶性疾病患者血清催乳素、雌二醇水平的比较及其临床意义[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8):1005-1006.

    [2]刘萍,李胜敏.乳腺良、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A15-3、VEGF和TSGF检测的临床分析[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1,24(1):27-28.

    [3]周策勋,董娇楼,赵亚丽,等.乳腺良恶性肿瘤患者行超声弹性成像诊疗的有效性探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2):37-38., http://www.100md.com(罗浩泉 林忠顺 黄小林)
上一页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