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冠状动脉病 > 冠心病
编号:13289550
不同他汀类药物对高龄冠心病PCI患者心肾功能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3)
http://www.100md.com 2018年7月1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8年第20期
     2.6 三组随访1年MACE发生率比较 三组随访1年MACE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 讨论

    冠心病为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病变的常见类型,常见于中老年群体[5]。目前已证实炎症反应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斑块内炎症因子浸润,促进冠脉粥样硬化斑块脂质扩大,破坏纤维组织的完整性,导致斑块内血栓形成[6]。血脂异常同样为冠心病重要危险因素,且机体血脂水平受到激素、饮食、营养等因素的影响。LDL-C为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血浆LDL-C上调,可加重血管内皮损伤,其受体进入血管壁后可加重机体氧化应激,促进冠心病进展。HDL-C则富含多类蛋白,脂质则相对较少,是逆转胆固醇的重要载体,是血清脂类中唯一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其可将脂质转运至肝脏内,促进其代谢及降解。此外,HDL-C同样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生成一氧化氮,抗动脉粥样硬化,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凋亡[7-9]。

    PCI介入术是当前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案,文献[10]研究发现,其可改善冠心病患者心肌灌注,促进闭塞、狭窄血管再通,但单纯PCI术后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文献[11-12]研究显示,PCI手术前后辅以他汀类药物干预可改善冠心病患者预后,提高PCI术的安全性。罗长军等[13]发现,PCI术前加用阿托伐汀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其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肝肾功能基本正常。他汀类药物为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1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