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8年第29期
编号:13335898
罗哌卡因浓度对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0月1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8年第29期
     2.4 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三组在呼吸困难、胸闷、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罗哌卡因是临床常用的局部麻醉药物,属于新型长效酰胺类S型局麻药,起效快、作用时间长、不良反应小,具有麻醉和镇痛双重效应,麻醉效果确切,神经毒性较小,其理化性质介于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之间,可在一定程度上产生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分离的特性,是区域神经阻滞的首选药物,广泛用于临床臂丛神经阻滞[7-8]。超声引导臂丛阻滞是提升临床臂丛神经定位准确性的有效方式,有研究认为,150 mg罗哌卡因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麻醉时,0.750%浓度组运动阻滞出现快,阻滞持续时间长,阻滞平面较窄,0.375%浓度组运动阻滞出现慢,持续时间稍短,但痛觉阻滞平面宽,增大容量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有所增加,发生率在10%左右[9]。也有研究认为,罗哌卡因的使用浓度应控制在0.25%~0.50%,0.20%、0.33%与0.50%的罗哌卡因40 mL应用于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是安全的[10]。因此,临床对罗哌卡因神经阻滞麻醉的使用浓度没有严格界定。

    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方法较多,传统的神经异感法、动脉穿透法、动脉搏动法等,但需要大剂量的局麻药物配合,且容易发生阻滞不完善的现象,有可能损伤血管和神经,临床使用效果不佳[11-12]。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可清晰显示腋下神经、血管、肌肉等组织的分布及走向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5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