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9年第15期
编号:13376934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凝血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5月2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9年第15期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9.15.004

    目前,脑血管病为全球范围内的公共问题之一,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而急性脑梗死(ACI)占很大比例,高达60%以上,且死亡率及残疾率均很高,分别为10%和50%,预后较差[1-2]。ACI发作时,患者体内氧自由基及炎症因子大量表达,进而诱发脑神经元过氧化及炎症损伤,而这亦是ACI患者脑损伤之根本[3]。临床研究显示,早期溶栓为当前恢复ACI患者缺血脑组织血流灌注,减轻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提高预后的重要措施[4]。动脉溶栓与静脉溶栓为ACI两种最常用溶栓方式,其中前者因操作复杂、耗时长及价格昂贵等原因基层普及困难,后者因创伤小、操作简单方便、价格低等优势而在临床广泛应用[5]。阿普替酶为纤溶酶原活化剂,可通过激活纤溶酶原而达到溶解血栓、再通阻塞冠脉的作用,而且其溶栓特异性强,出血并发症发生风险小,目前,已被多部指南推荐可作为ACI的治疗药物[6]。为深入探究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ACI的治疗作用及对相关疗效指标的影响,选择2016年6月-2018年6月于东莞东华医院和河南省人民医院诊治的ACI患者60例进行研究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19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