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9年第15期
编号:13376962
基于数字病房导向的液体治疗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的应用(3)
http://www.100md.com 2019年5月2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9年第15期
     据报道,术后液体的正平衡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严重影响结直肠癌患者的术后恢复[11-12]。减少围手术期补液可减少术后心肺并发症,减轻组织水肿,有利于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13-14],因此,有学者提出围手术期应进行限制性补液,以避免液体负荷过重[15-16]。研究显示,与开放性补液相比,限制性补液可以减轻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病灶水肿、炎症反应等情况,更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17]。然而,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因个体差异(性别、年龄、体重、全身状况等),统一的限制性补液方案并不符合临床实际[18-19]。因此导向性补液更符合临床实际工作,但是导向性补液需要监测各项指标,通过各项指标综合计算补液量,这样将大大增加临床工作[20],故笔者提出建立数字化病房,以此为根据,在限制性补液的基础上做出必要的导向性补液。

    数字化病房由移动医生系统(医护APP)和患者管家APP组成,目前在本科试运行。医生可以通过APP来查看住院患者及关注患者,能够实时掌握患者的治疗及病情变化情况。每天定时推送患者生命体征、基本情况(有无口渴、腹胀等)、出入量、中心静脉压、疼痛数值、医疗费用等信息给主管医生,并接收预设异常结果报警。患者管家APP(医护人员指导或协助)可录入尿量、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情况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2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