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9年第21期
编号:13416831
不完全川崎病与典型川崎病临床对比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7月2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9年第21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7年12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265例K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CKD 152例、IKD 113例。(1)纳入标准。符合CKD、IKD的诊断标准,其中CKD诊断标准:①持续发热5 d以上;②双眼结膜充血;③口唇发红、草莓舌口腔和咽喉黏膜弥漫性充血;④多形性红斑、皮疹;⑤四肢末端改变为急性期手足硬性肿胀、掌跖及指趾端充血,恢复期指趾端甲床皮肤移形处有膜状脱皮;⑥急性期非化脓性颈部淋巴结肿大[4]。IKD诊断标准:发热5 d且仅有上述CKD诊断标准②~⑥中的2项或3项临床特征。(2)排除标准:中毒休克综合征、EB病毒感染、猩红热、Stevens-Johnson综合征等发热性疾病[5]。该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比较IKD组与CKD组年龄、性别、主要症状体征(多型性皮疹、结膜充血、口唇皲裂/杨梅舌、手足硬肿/红斑、肢端脱皮、淋巴结肿大、卡疤红肿、无菌性脓尿),实验室血液学检查[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中性粒细胞(N)百分比、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冠状动脉情况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15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