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2024
编号:13815929
个性化前庭康复训练治疗外周性眩晕的效果及对BBS与VSI评分的影响(3)
http://www.100md.com 2020年8月2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2024
     2.5 两组治疗前后VSI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V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S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外周性眩晕是临床常见的一类疾病,是机体对空间关系的定向感觉障碍,属于运动性错觉,患者睁眼时会感觉周围环境旋转,左右移动或上下晃动,闭眼则有自身旋转的错觉[6-7]。该疾病复发率较高,好发于40岁以上的人群,且发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比较典型的有梅尼埃病,良性阵法性眩晕及前庭神经炎等。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短暂性、阵发性头晕目眩,伴有恶心,呕吐,姿势不稳,走路障碍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失眠的现象,若未得到及时治疗,会对患者正常工作与生活产生极大影响[8-9]。该疾病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多与耳鼻喉科疾病有关,主要是由于耳朵平衡功能失调引起,因此又称耳源性眩晕。人体耳朵除听力功能外,还负责维持平衡,耳朵里负责平衡的结构主要是前庭和半规管,因此当前庭和半规管出现功能障碍或病变时,就容易引起眩晕,即外周性眩晕[10-11]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3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