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抑郁障碍主动反刍在心理弹性与创伤后成长中的中介效应
创伤性,量表,1对象与方法,2结果,3讨论
刘悦坦,刘 露,赵 侠,陈秀红,胡希文,徐向鑫(1.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特检科,浙江 杭州 310013;2.富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浙江 杭州 310013)
近年来,青少年患者在抑郁障碍门诊中的就诊比例越来越高,其中严重者会出现自杀意念或行为。研究显示,70.9%的抑郁症患者存在一次以上的创伤性经历,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创伤问题不容忽视。然而,患者在经历创伤后也会出现积极的变化,出现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PTG)。既往研究发现,心理弹性和认知策略可以促进个体的创伤后成长,这一影响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Taku等提出的创伤后成长模型认为,反刍对于创伤后成长的实现是非常重要的。反刍包括主动反刍和被动反刍,是指当个体在面对负性生活事件时,会出现关于事件原因和后果反复思考的过程。已有研究发现,主动反刍在核心信念和创伤后成长之间起中介作用。既往PTG的研究对象聚焦于癌症患者和遭受自然灾害的人群,而对于青少年抑郁障碍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以有创伤经历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其PTG 特点及主动反刍在心理弹性与PTG之间的作用,为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创伤后成长干预提供新思路。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9年1—12月就诊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①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中关于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②年龄13~18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6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