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119
编号:13765740
改良硫酸镁湿敷法治疗抗恶性心律失常药物外渗的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5日 陈丽娜 金艳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观察在使用抗恶性心律失常药物外渗过程中所致静脉炎的原因,并探讨50%硫酸镁湿冷敷和湿冰敷治疗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静脉炎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50%硫酸镁湿冰敷,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冷敷。结果观察组的渗漏消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50%硫酸镁湿冰敷效果较好,是治疗静脉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关键词】恶性心律失常;静脉炎;50%硫酸镁;湿冰敷;湿冷敷

    在治疗恶性心律失常的过程中,常使用胺碘酮、氯化钾等刺激性药物,由于药物本身的特性及老年患者较多的特点,抗恶性心律失常药物所致静脉炎较普通静脉炎发生率高、发展快[1],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给护理工作增加了困难。临床上广泛使用25%的硫酸镁湿冷敷的方法,没有对硫酸镁的浓度和湿敷方法进行效果比较的相关报道。笔者于2010年6月~2010年12月采用50%硫酸镁冷敷和热敷治疗静脉炎并进行了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60例患者,均为住院患者,在院期间均有恶性心律失常发作,皮肤无破损,长期静脉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排除其他药物性静脉炎及非药物源性静脉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32~82岁,平均60.9岁,使用静脉留置针23例,一般头皮针7例;对照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29~84岁,平均63.1岁,使用静脉留置针19例,一般头皮针11例。两组静脉炎部位均在手、前臂,均为输注刺激性药物所致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面积大小不等,最小1.2 cm×2.1 cm,最大为3.5 cm×3.1 cm,或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发红5 cm×9.8 cm。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溶液浸泡无菌纱布4层湿敷于病变部位,湿敷面积大于红肿硬结部位,再于外层包裹一层清洁无气味保鲜膜,1天1次,每次6 h。观察组采用50%硫酸镁溶液浸泡无菌纱布4层湿敷于病变部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