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131
编号:13759511
高嗜酸粒细胞综合征心血管损害的临床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1月5日 曾也平
第1页

    参见附件。

     1.5数据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分析结果表明,B组患者消化道受累例数、呼吸道受累例数、死亡例数都明显多于A组患者,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白细胞数、嗜酸粒细胞数、骨髓中的嗜酸粒细胞比例等指标,没有太大的差别,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具体指标比较情况见表1。

    3讨论

    心血管系统发生受累现象是高嗜酸粒细胞综合征患者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3]。是该类患者最常出现的一个受累器官。在临床上对该类患者的心血管受累情况进行评价的主要方法有ECHO、心电图、心肌活检和核磁共振成像[4]。高嗜酸粒细胞综合征患者最常见的心电图的异常表现是出现非特异的ST-T改变、左心室出现高电压现象等;作为众多筛查方法中的一种,心电图可以对潜在的高嗜酸粒细胞综合征相关心脏的病变进行提示,特别是左心室肥厚现象,但是对于该类患者的心脏病变没有特异性[5]。ECHO对高嗜酸粒细胞综合征患者的心脏病变进行评价的传统非损伤性的检查,典型改变包括心肌心内膜增厚、左右室心尖血栓形成或限制性心肌病的临床表现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