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36
编号:13741307
二甲双胍联合硫普罗宁治疗43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患者的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36
     【摘要】 目的:分析讨论临床面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时应用二甲双胍联合硫普罗宁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85例,随机对其进行分组治疗,A组42例,采用单一硫普罗宁治疗;B组43例,采用二甲双胍联合硫普罗宁治疗,比较两组肝功能、血脂等变化。结果:B组肝功能、血脂等指标的变化明显优于A组,两组疗效对比,B组总有效率为88.37%明显高于A组的66.67%。结论:临床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时,采用二甲双胍联合硫普罗宁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二甲双胍; 硫普罗宁; 非酒精性脂肪肝

    中图分类号 R57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36-0013-02

    非酒精性脂肪肝,英文简称NAFLD,它是指患者并无过量的饮酒史,发病是以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积聚为特征的综合症状。严重患者有发生肝组织纤维化的可能,继而发展为肝硬化,部分患者还可能形成肝功能衰竭、肝细胞癌[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NAFLD的发生率逐渐增高,成为了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严重肝病。笔者所在医院此次采用二甲双胍联合硫普罗宁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分析报告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85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标准:(1)患者并无饮酒史或每周折合酒内酒精小于40 g。(2)患者行影像学B超检查发现肝脏附近存在弥漫性点状高回声,远场回声逐渐消失。(3)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乏力、腹胀及肝区隐痛等症状。(4)患者入院查体,ALT、AST存在异常,血脂明显升高。85例患者中男49例,女36例,平均年龄53.6岁。对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A组42例,B组4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入院所测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2周开始停用降酶、降脂和保肝类药物,治疗过程中严格控制患者饮食、配合治疗做相应的运动。A组患者单一给予硫普罗宁治疗,200 mg/次, 3次/d;B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联合硫普罗宁治疗,二甲双胍250 mg/次,硫普罗宁200 mg/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半年的治疗,并且每隔2个月对患者进行一次肝功能、血脂及空腹状态的血糖和胰岛素检查,半年的治疗结束后进行影像学肝脏检查。
, 百拇医药
    1.3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上目前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尚无明确同一的评判标注,因此笔者所在医院根据患者的身体症状、影像学变化及实验室指标进行疗效评判,具体分级如下,(1)显效:患者身体症状消失、行影像学B超检查肝脏回声正常,实验室数据ALT和AST恢复正常,血脂下降在20%~40%;(2)有效:患者身体症状有所好转,行影像学B超检查肝脏近场回声增强,但远场没有明显减弱,实验室数据ALT和AST有大于等于50%的下降,血脂下降在10%~20%;(3)无效:患者身体症状无改善,影像学B超检查肝脏回声较治疗前比较无变化,实验室数据ALT和AST下降未超过50%,血脂下降不超过10%。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 13.5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百拇医药     2 结果

    经过为期半年的服药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LT、AST及血脂均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两组进行组间对比发现,B组明显优于A组,详见表1。两组疗效比较B组总有效率88.37%明显优于A组的66.67%,详见表2。

    3 讨论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饮食结构也在不断改变,这样就促使了NAFLD发病率逐年上升。该病的发病机制就目前而言,“双重打击”是被普遍认可的,这种机制是指胰岛素的抵抗导致FFA和TG在肝脏内大量堆积,造成肝细胞脂肪变;氧化应激及脂质过氧化反应造成的肝细胞损伤及炎症反应,这种过程增加了肝细胞的凋亡性和坏死性,同时也促进了肝脏的纤维化和肝硬化的产生[2]。临床研究发现,大约98%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IR),同时IR还会始终伴随着第二次打击,它是NAFLD的一个基本特征。实验室检查发现,在患者发生IR时,其体内所释放的FFA明显增多,并且伴有TG、LDL-C均会不同程度升高,HDL-C会有所降低等血脂失衡的表现。目前临床对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时是否使用降血脂药物存在较大争议,因为大多数的降血脂药物中都存在肝毒素,肝毒素可促使血脂集中肝脏代谢,加重肝脏的脂类堆积并造成肝功能的损伤。因此在治疗NAFLD时,如何在不增加肝脏损伤的情况下进行降血脂是至关重要的。
, 百拇医药
    本次笔者所在医院对B组患者进行了二甲双胍联合硫普罗宁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研究中所使用的二甲双胍是一种胰岛素增敏剂,其作用机制主要是提高肝脏酪氨酸激酶的活性,调节糖类代谢,从而减少TNF-α的表达[3],减少脂肪堆积,改善因IR引起的肝肿大、肝脂肪化。同时由于二甲双胍作用于患者体内时的半衰期较短,一般12 h内便会完全排出体外,这就减少了经过肝脏代谢而产生的肝毒素,避免了对肝脏的损伤[4]。此次研究所用的另外一种药物是硫普罗宁,该药物是一种甘氨酸的衍生物,它可以通过抑制肝细胞线粒体过氧化脂质的形成,保护线粒体的某些特殊功能,恢复维持肝脏线粒体谷胱甘肽的含量,从而达到保护肝脏细胞膜,防止TG在体内的堆积,帮助肝脏重建代谢,改善肝功能,达到治疗脂肪肝的目的[5]。该药物与二甲双胍进行联合用药时,可以起到良好的协同作用,对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意义。

    综上所述,临床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时,采用二甲双胍联合硫普罗宁治疗,不但可以保证治疗过程的安全性,同时还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因此,二甲双胍与硫普罗宁联合用药治疗NAFLD是一种值得广泛应用在临床的治疗方式。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范建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流行率[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6,29(9):1-2.

    [2]楚蓝.非酒精性脂肪肝及其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9,36(6):383-385.

    [3]吴小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进展[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6,29(9):9-10.

    [4]唐明.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J].西部医学,2009,21(5):784-785.

    [5]Videla L A,Rodrigo R,Araya J,et al.Oxidative stress and depletion of hepatic longchain polyuns aturated fatty acids may con-tribute to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J].Free Radic Biol Med,2004,37(9):1499-1507., 百拇医药(张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