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24
编号:13665568
动脉采血人群的心理反应和护理体会(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8月25日 李丹丹 滕彦 汪琼 陈力荣 刘国生
第1页

    参见附件。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理分析

    依据500例患者在动脉采血中不同心理反应特征调查结果显示,潜在紧张型患者比例最高,比例为56.8%,主要以成年和老年人群为主;恐惧型患者次之,比例为20.8%,主要以小儿人群为主;高度紧张型患者比例最低,比例仅为2.6%,见表1。

    2.2 护理前后变化比较

    针对不同组别人群,不同心理反应类型,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后进行动脉血液采集的患者不良心理反应显著性改善,配合护理人员操作程度明显提高,护理人员采血穿刺成功率显著性增高,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护理前后心理、配合情况及穿刺成功率比较 例(%)

    组别时间不良心理反应配合护理人员穿刺成功

    小儿组(n=128)护理前128(100)16(12.5)93(72.7)

    护理后72(56.3)62(48.4)121(94.5)

    成年组(n=174)护理前174(100)136(78.2)158(90.8)

    护理后59(33.9)171(98.3)171(98.3)

    老年组(n=198)护理前198(100)154(77.8)172(86.9)

    护理后87(43.9)192(97.0)193(97.5)

    3 讨论

    动脉采血虽为护理常规操作技术,但因不易定位、进针较深、疼痛较重、易形成血肿等原因,给护患双方均带来了一定的心理挑战。要想达到理想的采血效果,这就要求护士要有精湛娴熟的技术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动脉血液采集成功与否不仅在于技术水平,也受心理因素、精神因素、患者体质和周围环境的影响,比如肥胖患者,就只能用手去触摸血管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