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33
编号:13657599
颈外静脉留置针在心血管内科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1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433
     【摘要】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留置针在心血管内科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门诊收治的156例心血管内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81例)。对照组采用手背浅静脉留置针治疗,观察组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治疗,并观察两组静脉留置针穿刺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2%,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颈外静脉留置针治疗心血管内科病可提高穿刺成功率,且并发症较少,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颈外静脉; 留置针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33-0159-02

    目前,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尤其是老年人易患病。临床上对于心血管内科病的治疗有多种方法,其中静脉滴注是其中之一[1],因静脉留置针自身的特点及优越性,而在静脉滴注过程中被广泛使用[2]。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感觉舒适,身心痛苦感可明显减轻,并且能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另外,心血管疾病发病急促,常需要紧急治疗 [3],而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可以减少穿刺时间,提高穿刺成功率,成为治疗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方法 [4]。由于心血管内科病高发人群生理特征,皮肤及血管特性不同于年轻人,导致药液容易外渗 [5],且心血管内科患者经常发生血液供应不足的症状,会严重影响血管充盈 [6],因此,在留置针穿刺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静脉至关重要,笔者所在医院对心血管内科病患者通过手背浅静脉留置针治疗和颈外静脉留置针治疗,并对治疗效果和并发症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56例心血管内科病患者,经临床检查,所有患者均符合心血管内科病临床诊断标准。其中,男71例,女85例,年龄60~80岁,平均(71.2±7.8)岁,平均病程(1.8±0.6)年。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75例,对照组8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选取手背浅静脉,进行留置针穿刺,进针完成后,将输液针穿刺点作中心,使用无菌透明敷贴粘贴固定,滴注结束后,用2~4 ml肝素钠配制液将输液管封住。

    1.2.2 观察组 选取颈外静脉,进行留置针穿刺,让患者平躺,使其头部向后仰并偏向一侧,以便暴露静脉进行穿刺。正常消毒后,选择静脉中上段作为进针口,轻轻按压锁骨上窝处颈静脉,使静脉充盈,以倾斜一定角度进针,待有回血后,再沿血管方向平行进入1~2 mm,将穿刺针内心拔出,并连接输液器。使用无菌透明敷贴平整粘贴固定,滴注结束后,用2~4 ml肝素钠配制液将输液管封住。
, 百拇医药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静脉炎、皮下淤血、静脉渗漏)发生情况。(1)静脉炎:穿刺点出现疼痛、红斑、肿胀、静脉条索状或有渗出;(2)静脉渗漏:输液部位及周围肿胀;(3)皮下淤血:穿刺点部位及周围出现青紫、淤斑或渗血[7]。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8.93,P<0.01),见表1。
, 百拇医药
    2.2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

    在使用静脉留置针后两组患者均有患者出现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2%,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6.12,P<0.05),见表2。

    3 讨论

    3.1 留置时间

    目前,在中国还没有确定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有关文献和研究说明,留置针留置时间大约为72~100 h,但是,周素红[8]报道表明,有些心血管内科病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多于16 d也没有见到相关并发症发生。因为心血管内科病患者个体存在差异,且不同手术引发的后期效应不同,所以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未能完全统一,但是留置时间应该保持在一个相对范围内。有研究报道显示,心血管内科病患者留置针留置时间最好不要超过95 h[9]。

    3.2 颈外静脉穿刺操作
, 百拇医药
    在操作过程中,应该严格在无菌环境下操作,必须及时更换穿刺过程中所使用的一切材料,并给予适当消毒,静脉给药时,还需要按要求消毒导管接头[10]。

    3.3 颈外静脉留置针优点

    3.3.1 穿刺所需要的时间短 不管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还是手背浅静脉留置针,其在血液充足的情况下,都能很快的进行正常输液,而对于心血管内科患者的常发人群(老年人)来说,由于其血管的特殊性,加之其身体各项循环较差,导致静脉不够充盈 [11],使穿刺难度大大增加。而颈外静脉管腔较大,血液比较充足,比较容易穿刺,因此穿刺所需要的时间比手背浅静脉所需时间短。

    3.3.2 颈外静脉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由于心血管内科病患者的特殊年龄段,血管充盈性不好,管壁弹性不好,就增加了穿刺难度[12]。颈外静脉的血液充盈较好,穿刺位置比较固定,大大减少了由于多次穿刺而带来的组织损害,显著减轻患者痛苦。另外,颈部相对四肢活动幅度小,也降低了留置针发生脱落或者其他不正常的情况。本研究中也显示,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

    3.3.3 留置针不易脱出 因为颈部的活动范围较小,幅度小,固定留置针相对较容易,并且输液瓶离输液位置相对较近,以使患者获得充足的活动范围,所以留置针不易脱出。, 百拇医药(欧阳帆)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