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34
编号:13656059
晚期妊娠孕妇社会支持与焦虑的相关性调查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434
     3.3 晚期妊娠孕妇焦虑与社会支持的影响因素

    3.3.1 文化程度 本研究结果表明文化程度越低社会支持水平越低、焦虑水平越高。原因可能为,文化程度低利用获得知识平台的能力较低,而且不善于利用周围的社会支持资源,对孕期相关知识的了解不全面,以致产生焦虑和恐惧。高学历的孕妇考虑问题多,顾虑也多,向外界的求助也相对多,更善于利用周围的社会支持系统,因此会得到更多来自主观和客观的社会支持,而在社会支持源较多的情况下,良好的社会支持可提高孕妇积极的情绪,降低孕妇消极情绪,从而降低焦虑水平。

    3.3.2 生育史 本研究结果显示,已生育女孩孕妇焦虑水平高于生育男孩的孕妇;随着妊娠月份的增加焦虑、社会支持水平也增高。由于传统传宗接代思想的影响,担心又生女孩焦虑水平高;中国传统家庭对生育的关注程度高,未生育的孕妇其社会支持得分要显著高于已生育的孕妇。未生育的孕妇来自家人、社会、同事和朋友的各种形式的支持、帮助较已生育的孕妇高。随着妊娠月份的增加,来自家人、社会、同事和朋友的关注也相应增加,社会支持水平较高。家庭是社会支持中最基本的形式,孕妇拥有家庭的支持,家庭对个体的支持是减轻焦虑状况的有效因素[9]。这说明在社会支持系统中,家人尤其是配偶的支持最为直接和有效。因而应尽可能地鼓励其配偶参与其中,给予孕妇全面的社会支持,从而降低孕妇的焦虑情绪。
, 百拇医药
    4 对策

    4.1 普及孕期保健知识,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

    4.1.1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护理人员要同情、关心、体贴孕妇,真诚关爱每一位孕妇,用亲切的语言、温暖的微笑与孕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孕妇的信任。良好的护患沟通是护士将带有人性关爱的情感,通过与患者的交流传递给患者,使其在接受治疗的同时,享受到护士的温情关怀并获得与疾病有关的知识[10]。同时医护人员要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鼓励家属特别是丈夫多关心、体贴孕妇,给予孕妇最强的的支持。

    4.1.2 将护理程序应用到孕妇的健康教育 通过评估孕妇存在的问题,根据孕妇的不同文化程度、心理状态实施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因人施教,鼓励文化程度较高孕妇阅读相关书籍,对文化程度低的孕妇用图文并用的方式,使其了解更多的妊娠相关知识,用温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孕妇讲解孕晚期的生理变化、自然分娩的好处及产时配合方法[11]。指导孕妇尽快适应母亲角色,纠正其不良的认知,减轻或消除焦虑抑郁情绪。
, 百拇医药
    4.2 充分调动社会支持系统,降低孕妇的焦虑程度

    4.2.1 护理人员要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多陪伴孕妇。鼓励孕妇与家人多交流,及时了解彼此的感受,促进情感融洽,减轻双方的心理压力。帮助孕妇充分认识到社会支持对其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鼓励孕妇持续与家庭成员亲友同事交往,主动利用来自各方面的实际帮助和支持。

    4.2.2 调动家属的主观能动性。给予孕妇精神上的安慰、物质上的支持。护理人员尽量为孕妇创造与朋友交流的机会,充分利用周围的社会支持资源,社会支持低的孕妇更要重视为其提供有效、可利用的社会支持资源,使其端正心态,尽快适应环境,及时改善孕妇的焦虑、抑郁情绪,不断提高孕妇的心理健康水平[12]。

    4.2.3 初产妇得到的社会支持较多。但可能大多物质上的支持而对于精神上、情感上、心理上的支持并未给予更多的关注。护理人员尽可能满足患者的生理、心理、安全需要,同时要鼓励初产妇多与已经有分娩经验的朋友交流,对妊娠及分娩有感性认识,还应开展支持性心理感干预,帮助孕妇树立自信,学会利用社会支持系,降低孕妇的焦虑水平。
, http://www.100md.com
    4.2.4 对于已生女孩孕妇焦虑水平高,护理人员要帮助孕妇及其家人树立正确的生育观。尤其做好丈夫和长辈的工作,帮助树立男女平等的思想,减轻孕妇的心理压力。

    本研究表明:具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的孕妇焦虑水平低,社会支持起到降低焦虑的作用。因此,护理人员首先应了解孕妇的一般情况,正确评估孕妇的焦虑程度和社会支持情况,在产前门诊工作中更多关注低社会支持的孕妇,鼓励孕妇家属、亲戚、朋友给予积极的物质支持、信息支持和情感支持;同时鼓励孕妇识别其周围环境中社会支持的潜在来源,并能有效地利用这些来源,全面提升社会支持水平,保持良好心态,缓解孕妇的焦虑情绪,顺利度过妊娠期及分娩期[13]。

    参考文献

    [1]韩英,张秀英,刘玉华.围产期保健教育对孕产妇焦虑抑郁状况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04,15(5):336.

    [2]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J].临床精神病学杂志,1994,4(2):98-99.
, http://www.100md.com
    [3]张艳丽.孕产妇产前心理存在问题分析及护理措施[J].医学信息,2011,6(1):2708-2709.

    [4]张艳军.166例孕妇临产前的心理护理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8):81-82.

    [5]汪向东,王西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2001:127-128,235-237.

    [6]王颖,王玉琼,郭秀静.孕妇及其配偶焦虑状况及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2,7(26):1746-1748.

    [7]徐含笑.领悟社会支持对大学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8,14(1):45-46.

    [8]张红梅.围生期孕妇焦虑抑郁状况及心理干预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2,11(33):7366.
, http://www.100md.com
    [9]杨迎春.护理干预对产妇心理状态及产后出血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1):87-89.

    [10]何春艳.护患有效沟通对剖宫术后护理的积极作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8):114.

    [11]余筱慧.围产期产妇心理状况及护理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7):159-160.

    [12]魏海茹,杜义敏,安翠霞.社会支持与孕妇总体幸福感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10):1487-1488.

    [13]周婉霞.异位妊娠患者焦虑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调查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5):2488-2489.

    (收稿日期:2014-08-18) (编辑:金燕), 百拇医药(李秀容 周婉霞)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