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35
编号:13655910
应用品管圈活动降低小儿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435
     【摘要】 目的:应用品管圈活动调查小儿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开展品管圈活动,制定活动计划并设计查检表调查笔者所在科室改进前后小儿输液外渗实际发生率,规范小儿输液标准要求。结果:经过品管圈活动全员参与改进笔者所在科室小儿留置针输液品质,小儿静脉输液外渗的发生率从13.8%降至6.4%。结论:利用品管圈活动全员参与降低小儿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的方法值得推广。

    【关键词】 品管圈; 小儿静脉输液; 外渗;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35-0117-02

    小儿静脉输液通常是儿科最主要的治疗工作。输液外渗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药物渗漏到血管周围组织,造成软组织肿胀疼痛,重则引起组织坏死[1]。输液外渗是儿科护理工作中经常碰到的问题,积极正确的预防输液外渗的发生对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以全员参与的方式,持续不断地推行管理及改善自己的工作场所、提高护理质量的工作方法,从尊重人性出发,通过轻松愉快的现场管理方式,使员工自发地参与管理活动,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2]。为降低小儿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笔者所在科室于2013年6月-2013年12月开展了以“降低小儿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前期工作

    于2013年6月在全科以自愿报名的方式建立了圈名为“棒棒糖”的活动小组。选出一名圈长负责小组会议、培训及资料整理汇总等工作。

    1.2 中期工作

    1.2.1 现状把握及要因分析 于2013年8月用自行设置的查检表的调查的方式调查笔者所在科室172例住院患儿静脉输液外渗的发生情况和原因调查。QCC成员通过对调查结果汇总发现,笔者所在科室小儿静脉输液外渗的主要部位是腕关节处,主要造成输液外渗的用药是红霉素等刺激性药物,发生输液外渗的时间一般是第3天,发生输液外渗的年龄多见于2岁以下的幼儿。通过讨论分析小儿静脉输液发生的主要原因是:(1)患儿年龄小,爱哭闹,不配合,其血管短而不直,天性爱动不易固定;(2)婴幼儿无法表达自己的需求,需要求助家长;(3)输入药物浓度高,输入药物引起血浆pH值及渗透压的改变,药物本身的毒副作用,均可损伤血管壁,使通透性增高而发生输液外渗[3];(4)护士穿刺技术不熟练或手法过于粗暴,均可使血管内膜受到损伤;固定不牢和不适宜的穿刺部位造成针尖和血管壁频繁摩擦;推注药物速度及压力不均衡产生冲击力对血管壁产生机械性损伤;(5)关节、皮下组织少的部位由于活动度大,容易使针头刺破血管产生输液外渗;(6)重症、严重脱水等患儿的血管通透性增加易发生输液外渗。
, 百拇医药
    1.2.2 制定目标 QCC成员针对要因,明确整改的重点。笔者所在科室针对查检结果和圈员的讨论分析,在输液穿刺技术、输液部位选择、输液部位的固定、刺激性药液输入管理等方面进行改进。

    1.2.3 制定对策及实施

    1.2.3.1 改进小儿留置针固定方法 笔者所在科室在静脉输液专科护士的指导下制定了不同部位小儿留置针静脉输液固定的标准方法及要求,要求固定贴膜时,使用纸胶布在针柄处(避开并紧靠针眼)固定一圈,贴膜边缘(针眼上方)处将留置针延长管给予固定,并增加了网状护套,既做到妥善固定又保护留置针部位不被污染,而且便于护士对输液部位进行观察。针对新方法,笔者所在科室对科内所有护理人员进行了培训和指导,规范了小儿留置针静脉输液的固定方法。

    1.2.3.2 充分利用科室QQ群进行 笔者所在科室将针对小儿留置针输液的标准要求和规范做成图文并茂的形式上传科室QQ群,让每位护士及时了解新的标准和要求。
, 百拇医药
    1.2.3.3 改进小儿集中静脉输液流程 在每日集中输液前,责任组长先评估需当日穿刺的幼小婴儿静脉情况,对穿刺困难的幼儿由责任组长进行穿刺,提高穿刺成功率并达到妥善固定。输液后责任组长需检查年轻护士静脉输液部位固定情况。

    1.2.3.4 培训考核 组织圈员针对小儿输液外渗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护士专科知识水平。

    1.2.3.5 制定科室小儿静脉输液相关规定 (1)静脉输液时尽量选择手背、足背等避开小儿腕关节部位进行输液;(2)长期输入红霉素等刺激性药液前对留置针部位进行生理盐水静脉冲管,确保留置针在血管内方可输液,留置4 d及时拔除重新选择部位进行穿刺;(3)应用注射泵和输液泵的患儿每小时进行巡视输液部位留置针有无外渗发生。

    1.2.3.6 效果评价 QCC小组成员于2012年10月对168例小儿输液患者进行留置针输液外渗情况的调查,并与开展QCC活动后的效果进行比较。
, 百拇医药
    1.3 后期工作

    为继续保持改善后的成效,将改善的操作方法标准化。并通过持续学习及人员培训的方法巩固成效,定期检查,找出新出现的问题,制定动态整改计划,不断完善制度、流程,使质量改进呈良性循环。

    2 结果

    经开展QCC活动后,患儿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从13.8%降至6.4%,本次查检中输液固定的规范得到大大的提高,腕关节部位穿刺率明显减少,应用注射泵和注射泵输液巡视得到了加强,对刺激性药物输液做到有效护理干预。

    3 讨论

    3.1 有形成果

    通过QCC成员一起讨论,共同制定了小儿留置针输液的标准流程,圈长负责培训、落实改进措施,护士长负责跟班检查改进情况,确保了措施落实的有效性和连续性[4]。QCC各个成员来自临床一线,提出和制定的小儿留置针输液流程均有较强的可行性,培训临床护士后流程容易被采纳[5]。操作流程制作成图片发放到科室QQ群,形象、生动,可操作性强。本次QCC活动过程中,采用中期调查和考核的方式,及时发现流程中的不足并进行持续性改进,使小儿留置针输液标准流程得到有效的监督,使小儿输液外渗发生率从13.8%降至6.4%。敷贴的规范固定,既使护士便于查看输液部位,也减少了敷贴下皮肤发红、水疱等不良反应;责任组长对穿刺困难患儿的干预能够提高穿刺水平,减少外渗的发生;对刺激性药液输入的有效干预能够加强护士的责任心,减轻患者的痛苦[6-7]。
, 百拇医药
    3.2 无形成果

    QCC活动提高了小组成员的主动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这种由QCC小组成员找出存在问题,制定对自己约束及管理的方法,并由他们去执行及评价,能有效地挖掘个人潜能,实现全员参与质量的持续改进[7]。品管圈运用群体智慧,采用PDCA循环改进程序。活动中注重质量状况及质量基础,善于发现问题、研究分析原因,群策群力实施整改,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值得推荐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旺君,王利香.“品管圈”活动在护士长夜查房中的应用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7,7(5):55-56.

    [2]朱庆红.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进展[J].中华全科医学杂志,2011,9(8):1291-1292.

    [3]胡玲,郭向群.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及预防[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23(1):208.
, 百拇医药
    [4]李玉兰,吕静.浅析静脉输液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几个问题[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5):117-118.

    [5]王翠花.护理干预对患儿静脉输液时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4):53-54.

    [6]张新爱.小儿静脉输液时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5):123-124.

    [7]李素巧.静脉输液的护理评估和输液计划制订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4):63-64.

    (收稿日期:2014-08-14) (编辑:欧丽), http://www.100md.com(江晓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