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5年第7期
编号:13119090
CTA和MRA对脑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比较
http://www.100md.com 2015年3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5年第7期
     【摘要】 目的:针对CTA和MRA对脑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接收的脑动脉狭窄患者1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平均分为CTA组和MRA组,使用CTA、MRA对患者的脑动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针对脑动脉狭窄轻度患者的MRA、CTA的敏感度分别为70.59%、72.22%,特异度分别为90.74%、92.73%,MRA、CTA针对中度脑动脉狭窄的敏感度分别为87.50%、93.33%,特异度分别为92.73%、94.64%,MRA、CTA针对重度脑动脉狭窄的敏感度分别为88.24%、94.12%,特异度分别为94.83%、96.61%,两种检查方法针对脑动脉闭塞的敏感度均为100%,MRA与CTA对脑动脉闭塞的特异度分别为96.67%、98.33%,两组检查方法对轻度脑动脉狭窄、中度脑动脉狭窄、重度脑动脉狭窄、脑动脉闭塞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动脉狭窄诊断中,CTA的敏感度、特异度高于MRA的敏感度、特异度,所以在脑动脉狭窄诊断中,将CTA诊断方法作为筛选的首选手段,可以为MRA诊断提供更为可靠、准确的诊断结果。

    【关键词】 MRA; CTA; 脑动脉狭窄; 诊断

    中图分类号 R74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7-0085-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5.07.041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脑梗死、脑梗塞、脑卒中等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也使得脑血管疾病成为当前人类致残、死亡的重要疾病。在临床治疗中,脑血管疾病大多是脑动脉狭窄、闭塞等造成的,一旦发生脑动脉狭窄、闭塞,将为产生较大的危险性,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在临床你治疗中,针对脑动脉狭窄患者,实施早期的诊断、干预、治疗有重要的意义。CTA是一种无损伤性的诊断方法,当前已经在临床诊断中得到广泛的应用,MRA是一种新的脑血管疾病诊断技术,也具有无创等多种优点。本文针对CTA、MRA诊断技术在脑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研究,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接收的脑动脉狭窄患者1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平均分为CTA组和MRA组,每组80例。CTA组男53例,女27例,年龄36~81岁,平均(65.8±3.6)岁。MRA组男52例,女28例,年龄35~81岁,平均(65.7±3.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患者进行检查之前,使患者保持仰卧位,叮嘱患者保持呼吸的均匀,为了避免检查的过程中,患者出现电极电量触发检查患者的心脏疾病,根据患者的病情,在检查前为患者服用适量的硝酸甘油。

    MRA组:MRA诊断检查,使用MRA检查设备GE1.5T超导核磁共振扫描仪,对患者大脑双侧的动脉图像进行采集,并使用常规的平扫SE或者是快速的自旋回波序列T1WⅠ检查以及T2WⅠ检查。MRA使用3D-TOF法进行检查,TR取值为39 ms,TE取值为7 ms,采集矩阵设置为192×512。完成两种诊断检查方法的检查之后,对采集图像进行处理以及影像分析,处理方法为使用最大信号强度的投射法以及多层容积法进行重建。

    CTA组:采用GE64排CT对患者的头颈部血管进行螺旋扫描,扫描成像参数分别为层厚设为0.625 mm,重建间隔为0.625 mm,矩阵设为512×512,视野调整为25 cm,图像的处理分析,综合使用最大密度投影、VP图像,对采集到的原始图像进行分析诊断。其中CTA检查的患者,以DSA作为脑血管狭窄诊断的金标准。

    1.3 狭窄诊断标准

    针对MRA、CTA两种诊断方法对脑动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进行比较分析。脑动脉狭窄分级诊断标准,参照Samuels标准,狭窄率%=(1-Ds/Dn)×100%,其中Ds为狭窄处管径,Dn为脑血管动脉正常血管直径。轻度狭窄:<50%;中度狭窄:50%~69%;重度狭窄:70%~99%;闭塞:100%[1]。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次研究中,脑动脉狭窄诊断中的敏感度、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脑动脉狭窄诊断中,CTA的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MRA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详见表1。

    3 讨论

    在临床治疗中,脑动脉狭窄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与多种脑血管疾病均有关联性,如脑卒中、脑梗塞、脑梗死等。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中国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在临床诊断技术不断提升的过程中,脑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呈现增长趋势[2]。从当前临床诊断结果发现,CTA、MRA是两种脑血管疾病的主要诊断手段、方法,CTA诊断技术目前在临床诊断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具有无创性、快捷性、高敏感度等特性,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中,不断有新的诊断技术出现,MRA就是一种新的诊断技术[3]。

    诊断临床治疗中,目前经常采用的诊断技术CTA、MRA进行分析,这两种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技术,均具有无创性、安全性、易操作性等优点,可以将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成像质量提高。本次研究中CTA、MRA诊断技术对脑动脉狭窄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无较大差异性,均较高,而且CTA诊断技术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相对于MRA诊断技术对脑动脉狭窄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而言,相对较高一些。

    CTA诊断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时间较长,所以在临床诊断中,会根据以往的诊断经验,将延迟时间设定为12~14 s,而且增加扫描时间,同时为了保证诊断中,患者血管内对比剂浓度,可以长时间保持高水平,会实施双相注射,通过这种方法达到检测的峰值平台效果,虽然这种检测方法有多种优势,但是采用这样的方法达到检测效果,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其缺点在于图像中的静脉显影较多,为诊断图像重组和诊断带来困难[4]。且在CTA诊断中,对比剂浓度不够、灌注较差等,均会造成患者的脑动脉狭窄诊断出现假阳性。

    MRA是一种新型的脑血管疾病诊断技术,脑血管诊断中,成像质量高,血管边缘清晰,可以清楚的观察到患者的脑动脉分支,相对于CTA诊断技术而言,MRA诊断技术的成像时间较长,在诊断中需要患者保持不动,避免发生薄块错误,而且在后期的图像处理中,如果对比度调节不当等,将会造成脑动脉狭窄诊断出现假阳性。

    综合CTA、MRA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技术,两种诊断方法,具有各自的优势,同时也具有一些缺点,结合本次研究的结果,在脑动脉狭窄诊断中CTA可以作为首选方法,并为MRA诊断提供可靠、准确的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 Samuels O B,Joseph G J,Lynn M J,et al.A standardized method for measuring intracraninl arterial stenosis[J].Am Neuroradiol,2000,21(4):643.

    [2]高源统,罗敏,李阳,等.脑动脉狭窄的CTA和MRA及DSA对照分析[J].放射学实践,2009,24(3):255-259.

    [3]刘立海,艾明华.脑动脉狭窄的CTA、MRA临床应用比较[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2,29(7):646-647.

    [4]白雁明,胡淑丽,秦艳芬,等.脑动脉狭窄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5):70.

    (收稿日期:2014-11-03) (编辑:黄新珍), http://www.100md.com(齐星亮 宋丹丹 刘佳林 鲍招弟 尹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