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522
编号:13636452
综合护理干预减轻普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5年8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522
     【摘要】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普外科患者术后应用的效果,探讨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5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进行普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认知干预、心理干预、舒适护理、基本护理、转移并分散注意力、痛药物护理),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清醒时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普外科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显著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 普外科; 手术; 疼痛; 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22-0100-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5.22.055

    术后疼痛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会导致恶心、呕吐、术后脾气急躁和一些行为改变,术后疼痛是普外科医务人员经常面临的一个问题,也是护理工作中常见症状之一,有效的镇痛已成为医务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1]。本文对笔者所在医院普外科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月-2015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7~78岁,平均(54.07±13.22)岁,男64例,女60例;原发疾病包括胆囊炎及胆囊结石、腹外疝、阑尾炎、下肢静脉曲张等,患者能理解和配合视觉模拟镇痛评分(VAS)[2];将124例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普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通过对护士进行学习培训,学习人文关怀及疼痛控制理论,减轻疼痛的措施、镇痛药物、镇痛治疗的基本过程等,然后实施以下综合护理干预。

    1.2.1 认知干预 护士在进行术前准备时全面收集患者疾病相关资料及生活信息,对患者展开充分的认知和评估,主动了解患者手术过程及特殊护理事项,尽量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以便于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计划,在术前就告知患者手术后的基本治疗流程及可能出现的疼痛,使患者有心理准备,向患者介绍止痛药的作用及不良反应,鼓励其摆脱止痛药,依靠精神力量战胜疼痛。

    1.2.2 心理干预 术后患者的心理较脆弱,并且极度惧怕疼痛,易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护理人员需理解患者表现出的反应,并以平和的语气安慰患者,同时给予其鼓励,需观察患者心理变化,耐心、积极回答患者的各种疑惑,并与其家属沟通交流,以便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

    1.2.3 舒适护理 保持病室内光线、温度、湿度适宜,环境保持整齐、安静,保持床单的清洁干燥。不良的环境会加重患者的疼痛和恐惧心理反应。帮助患者适当的活动、改变姿势、变换体位,在各项治疗前,给予清楚准确的解释,都能减轻患者的焦虑,使其感到身心舒适,从而有利于减轻疼痛[4]。

    1.2.4 基本护理 定时帮助患者翻身,引流的患者要处理好引流管,防止引流管的晃动牵引手术创口而引发疼痛;鼓励患者积极自行排尿。

    1.2.5 转移并分散注意力 触觉分散法,为患者按摩伤口周边皮肤,注意把握按摩力度及范围;视觉分散法,为患者提供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帮助阅读报纸和小说等读物;听觉分散法,播放舒缓音乐或有声故事,为患者提供多种业余生活,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并分散患者对疾病的注意力[5]。

    1.2.6 止痛药物护理 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选择止痛药的种类及用药分量,原则上只对术后疼痛难忍的患者使用止痛药,避免患者对止痛药产生依赖。护理人员需了解各种止痛药的机理,避免盲目使用。同时告知患者止痛药的副作用,鼓励患者尽量少用[6]。

    1.3 观察指标

    疼痛程度:对患者疼痛程度的评价采取VAS(文字描述评分法)作为评价标准。让患者依据自身切实感受疼痛程度进行对应描述的选择[7];护理满意度: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予以调查,该问卷涵盖护理专业程度、护士业务水平、护士关怀度、护士责任心、护理健康教育开展、环境舒适度等多方面内容,分为不满意、基本满意、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清醒时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观察组VAS评分低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术后疼痛因多种因素而异,既受性格、情绪积极度、疼痛敏感度等主观因素的影响,也受所处环境、文化程度、性别、年龄等客观因素的影响[8]。但目前国内对疼痛有些过时的观念如术后常规只给一次止痛药,要求患者“忍耐”疼痛等,由于疼痛的主观属性,医务人员认为患者疼痛就会报告,因此疼痛主动评估在大多数医院还没有成为护理工作常规,只有患者提出疼痛而要求止痛时护士才被动处理,护理人员对疼痛的认识存在偏见,经常低估患者的疼痛[9]。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对手术要求提升的提升,术后疼痛问题越来越受到更多的关注[10],护理干预是当前临床常用的护理方式,应用于普外科患者的护理中,可通过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指导,让患者对术后疼痛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并指导患者进行调适,以利于术后疼痛程度的减轻。对患者进行注意力分散的指导,实施基础护理,有利于患者尽快减轻疼痛,减少因疼痛出现的并发症,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11]。本文观察组通过认知干预、心理干预、舒适护理、基本护理、转移并分散注意力、痛药物护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清醒时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护理人员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增强自身的专业能力,并且大大提升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护理满意98.39%高于对照组的87.10%,帮助建立和谐稳定的护患关系。

    综上所述,通过对普外科患者综合护理干预,从而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接受治疗,显著减轻了患者的术后疼痛,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护理满意度,促进了患者的康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高虹,杨澜.外科术后患者镇痛满意度调查及护理对策[J].护理研究,2007,27(2B):12-13.

    [2]刘亚耘.护理干预对普外科大手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4):58-59.

    [3]王晓杰,孙红,高娜,等.外科术后急性疼痛控制结局现状研究[J].护理研究,2014,28(8C):3005-3006.

    [4]郭向丽,周玲君,赵继军.术后病人疼痛程度控制目标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1,25(3A):585-588.

    [5]马丽文.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27):3722-3723.

    [6]史亚青.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7):101-102.

    [7]翁慧,陈晓玲,翟玲玲.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胸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8):4-5.

    [8]刘莉,辛明珠,李金波,等.胸部手术患者健康教育评价标准的初步构建[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7):709-710.

    [9]王绒和,徐翠玲,刘引侠.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3,34(14):2765-2766.

    [10]徐迎春,万学英,王庆华.术后疼痛评估及镇痛的护理进展[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5):329-332.

    [11]吕萍.健康教育减轻普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评价[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9):1165-1166.

    (收稿日期:2015-04-23) (编辑:程旭然), http://www.100md.com(沈小红)